谈峨眉山的汉代石雕俑
文/葱姜园子
1977年11月,在峨眉山市双福镇一砖室墓中,发掘出汉代石雕俑12件,现藏于峨眉山博物馆。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其中,有两件已被选录入《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秦汉雕塑》中,一件被选录入《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一书。
一、峨眉汉代石雕俑的概况
在我国汉墓出土的俑中,大多数为陶俑,而象峨眉这种以石雕俑作为随葬品极为少见,并且均属砂石圆雕。
1.抚琴俑:通高55厘米。头戴帻(方冠) ,身著交领短褐。腰系带,屈膝盘坐,腿上置琴(五弦明晰)。右手抚琴,左手弹奏。其头向左微倾,双目仰望,神志怡然,仿佛沉醉于悠扬的乐曲中。此俑已被选录于《中国美术全集》丛书。
2.持锸俑:通高66厘米。一农夫双手持锸而立。头戴笠,束袖,翻卷于手腕之上。锸端刻有凹形锸口,清晰可见。农夫面庞修饰细致,高高的鼻梁,丰润的脸颊,炯炯的目光,成功地塑造出敦厚朴实的农夫形象。已被选录于《中国美术全集》丛书。
3.持物俑:通高72厘米。双手持物而立。头戴帻,身外著交领长袍,内著圆口高领衣。面含笑,身前倾,作恭敬从命状。
4.猪俑:通长52厘米。耳小、嘴长、腿短、身圆肥,造型逼真生动。
5.田塘模型:长方形,长61厘米,宽49厘米。四周均有堤岸,中部以堤埂将田塘分区。田以塍分作两块:一块刻有似粪肥的堆积状;一块刻有两人弓背插秧。塘与田,田与田之间均有进出水口,似为灌溉系统。塘的进水处有一小池,作澄积坭沙和灌调之用。池口拦有鱼篓。塘中种莲,有鸭两只。其中一只正吞食一鳅。有蟹一只,其爪正钳一鱼尾;有蛙、鳖各一,正欲向堤岸爬行。有一小舟穿游其中。此模型构思巧妙,生意盎然。
6.持刀俑:又称武士俑。通高68厘米。一人右手(残半)上举,左手持环首刀而立。头戴帻,身著交领短褐。腰系带,束袖,袖口翻卷于腕上。
7.听琴俑:通高54.5厘米。头戴幞巾,身外著交领短褐,内著圆口高领衣。屈膝跪坐,头略向左倾。左手露掌于膝上,右手上举抚耳倾听,似陶醉于琴声之中。
8.狗俑:通长56.3厘米。昂首、竖耳、合嘴、卷尾、短足。四肢直立,双目圆睁,注视前方。颈与前肢交汇处有“人”字形绳带。
9.鸡俑:雌雄各一件。雄鸡通高35厘米,昂首挺胸,嘴微启,似高唱;雌鸡通高27厘米,昂首向前,呈停立状。
10. 蟾蜍座:长37厘米,宽26厘米。翘首鼓腹,前肢直立,体向前倾,后肢微曲,作跳跃之势。已被选录于《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一书。
11.辟邪座:通高30.3厘米。有圆形底座。一只麒,昂首,贴耳,领下有长须垂盖于脯。头向左,作咧嘶嘴叫状。前肢撑立,后肢微曲,作耽视。
二、石雕俑的社会背景
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人们仿效人形制成的模型,作为用活人殉葬的替身。最早发现俑的墓葬为殷代。然而,形成一种制度则是战国晚期,秦汉以后逐渐盛行。
汉时,峨眉为较富庶的地区之一。这为石雕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符溪镇诸地发掘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锄、石铲,说明当时峨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为石锄、石铲是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秦并巴蜀后,峨眉经济更加迅猛发展。其原因除峨眉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外,秦在峨眉地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推行郡县制,大兴水利,铁器推广使用。特别是大规模的“移民入蜀。”《太平寰宇记》卷74记罗目县(今峨边境内)的秦水:“秦水在县西一二十里,昔秦惠王伐蜀,移秦人万家以实蜀中。秦人思秦之泾水,乃呼此水为泾水。唐天宝六年改为秦水。”《峨眉伽蓝记》也曰:“或以峨眉、金口河作泾口,为秦民思秦泾水处。”夹江有“古泾水之南口” 说 (《夹江县志》) 。显然,一部份移民居住在青衣江流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同峨眉优越自然条件相结合,便使其经济,文化飞越性的发展。最突出的以自流灌溉为基础的精耕细作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其手工业与商业也发展起来。如制铜业,这从符溪镇出土的战国至汉初的青铜器可以证之。二百多件青铜器,工艺精湛,雕刻有许多“巴蜀图语。”如:“以人噬虎”的“人虎纹”,族微的“鱼凫纹”;猎鹿的“鹿纹”等。商业的繁荣,则以峨眉出土的“半两钱”和“五铢钱”为佐证。
石雕俑的发展,还与当时的意识形态因素分不开。封建制的建立,为巩固政权,必须注重耕战,提高对劳动力重要价值的认识。逐渐由“敬天”向“重民”转化。废止杀殉制度,以俑替代,有利于聚敛财富。汉时厚葬风气盛行,即“事死如生”(《论衡。薄葬》)、“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盐铁论。散不足》)。欲使死者似生前那祥。并且,把丧葬作为孝与不孝的重要标志。而孝与不孝又是忠与不忠的尺度。故“世以厚葬为德,簿于为鄙”(《后汉书。光武本纪》)。峨眉汉代石雕俑正是这种厚葬习俗的反映。
需要说明的是,汉石雕俑发掘于砖室墓中,砖室墓当时主要流行于中原地区。而峨眉地区的丧葬墓式,则以崖墓为主体。即峨眉境内所发现的两百余座汉崖墓可以说明。所以,石雕俑不可能为“移民”以后,与当地文化,风俗相结合的产物。
三、石雕俑丰富的题材
我国汉俑的题材十分丰富,考古界将其归纳为三大类型:人事俑及习俗、动物模型和各种建筑模型。峨眉汉石雕俑均有所属的代表物。如人事俑有从事田间劳动的持锸俑、持物俑;有享乐的抚琴俑、听琴俑;有持刀武士俑等。动物模型有蛙、蜍蟾;有家禽家畜的狗、猪、鸡、鸭等。建筑模型则以田塘模型为代表。
石雕俑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特点,即地主庄园经济。如:家禽家畜是自给自足经的产物;持物俑、持锸俑是“徒附”的再现,武士俑为“部曲”(家兵)的真切形象。其具体表现为:
1.农耕的方式及生产力。《汜胜之书》说:“种稻,春冻解,耕翻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潸不适”,“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堘,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相错。”从田塘模型看,当时峨眉地区水稻种植已很普遍,即两人弓背插秧。并且深得种稻的要领,大田分成小块,土地平整,保持平均的水深。同时,已懂得自流灌溉,调节水量,施用堆肥来保证作物的生长。田里秧窝整齐,横竖井然有序。说明已掌握了移栽稻秧的技术。《四民
月令》曰:“三月可种梗稻五月可别稻”。“别稻”即移栽稻秧。种莲也是当时的一种重要农作。采莲小舟穿行其中,鸭浮水面,鱼沉水底,一幅典型的水乡图。
2.发达的养殖业。这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产物。猪俑说明了汉代峨眉的养猪业。其饲养方法可能有放养和圈养两种,以放养为主。狗俑除再现护家、行猎和食用外,还具有祭祀祖先贡品的作用。《四民月令》:“买大白犬养之,以供祖弥。”最具生活情趣的要算雌雄鸡俑。当时饲养鸡,丰富人们食品,已成为庄园经济的一部份。田塘模型更是峨眉农副业多种经营发达的影照。其塘的进水处,有一小池澄积坭沙积和鱼篓。说明塘是人工修筑的专业养殖场。而塘还刻有鱼、蟹、鳅等。尤其是鱼,《汉书、地理志》说:“巴、蜀、广汉民食稻鱼,亡凶年状。”可见,峨眉当时非常重视其鱼的养殖。
3.文化生活的情景。最具代表性的是抚琴俑。虽然它是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的表现。但是,从某种意义讲,也是峨眉文化生活的体现。
4.民间习俗。主要是指蟾蜍座和辟邪座。尤其是蟾蜍座。蟾蜍(俗名癞哈蟆),当时被认为是人间之仙虫,天上之月神。《淮南子、精神篇》:“日中有俊鸟,而月中有蟾蜍。”“蟾蜍,月精也”(《太平御览》卷四)。它象征着引魂升天,长寿吉祥。所谓引魂升天,是出自于嫦娥奔月化蟾蜍的神话典故,即让死者灵魂沿嫦娥奔月化蟾蜍的成仙之道而升天成仙。《渊鉴类函》卷441:“道书曰:蟾蜍万岁,背生灵芝,为世之祥端。”。
四、石雕佣精湛的技艺
汉代是一个艺术繁荣兴盛的时代。峨眉石雕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也不例外。其技艺特征:讲求写真,勇于夸张,追求“神韵”。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理想效果。这也是峨眉石雕佣能成为古典珍品的原因所在。
1.严格认真的写实作风,主要表现在题材的真实性和具体形象的逼真两个方面。前者指客观的如实表现。如:田塘模型就是当时劳动生产一个侧面的真实反映。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即各种家禽家畜、部曲、奴徒等形象表现。后者指佣体的轮廊、比例形体,雕刻得准确。如:抚琴佣,屈膝盘坐的姿态符合解剖学的正确比例。琴与人物之间比例也
很准确。
2.勇于运用夸张的手法。这是佣体生动、活泼而神情充沛的重要原因。乍一看,似乎有些不合比例。但是,稍细观察,却发现不失题材的真实性,而且,反觉得更加真切,妙趣横生。如:猪佣身躯肥而发肿,四肢过短。然而,细加审视,却觉得那样肥壮喜人。狗佣头大、嘴长,却表现了神态机警。
3.追求神韵。在写实的基础上,追求抽象。使艺术品赋予神情和气韵的更高水平。即“形神兼备”,具备生命的活力。也就是通过大轮廊的准确,细部神情大胆运用夸张之技艺。使佣体情溢于外,神蕴于内。如:田塘模型中的人、动物、小舟等,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而田塘轮廊很准确。使人犹闻其声,犹见其动。其劳动神情被刻划的生动妙趣,充满活力。
4.技法多样而又熟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善于用整体形象表现题材的内容。这也是我国雕塑艺术的传统特点。如,持锸俑,不仅形体完整,而且尽力将他的穿戴,即头戴笠,
束袖;面庞、鼻梁、脸颊;以及手中持锸等都一一加以表现。塑造出典型的农夫形象。二是广泛、熟练地运用线条。石雕俑本属圆雕品,通过线条来表现面颊细部、家禽的羽毛等。如:听琴俑的衣纹,几根粗重、疏朗而不繁密的线条,即表现出动态,也反映其衣料质地的细柔。鸡俑体上稀疏的线条,勾勒出了羽毛,真切而明快。当然,当时线条粗重变化不多,行笔也较慢,但是,取得了十分理想的艺木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汉代艺术拙朴、奔放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