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一生中创造新闻史上的“三个第一”,即第一个追踪报道红军长征的新闻记者,第一个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新闻记者,第一个进入红色政权中心延安采访的新闻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等职务。由于他在现代新闻史上的卓越贡献,1991年经中央批准中国记协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以“范长江”的名字命名,即范长江新闻奖,2000年国务院决定以范长江等人于1937年创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时间,即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范长江为国家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是当前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典范,范长江是中国新闻人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历代新闻工作者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作为范长江先生故里的甜城内江,长江先生一直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激励着内江的新闻人不断地开拓创新。1985年原内江县广播站周文宗同志发起举办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新闻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培训班,讲习班虽然以“四川青年”命名,但实际参加人员超越了地域界限,成为全国有志青年提高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的学习班。
讲习班受到广大农村青年的普遍欢迎,给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点亮了一盏前进的明灯,注入了前进的动力,撑起了创业的天空。
35年来从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步入社会的青年学子,凭借他们的勤奋与拼搏,不仅为自己创造精彩的人生,也为社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他们也从当年迷茫的回乡青年成为自信而充满爱心的社会人士,时代为他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他们大显身手提供了创业的空间,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播下的希望火种不仅照亮了他们的人生,也照亮了他们的世界。
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内江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其愚在开班仪式的即席讲话中说:“这个讲习班的开办,是富有创造性的。这个创造性就在于培训新闻通讯员的工作打破了地区的界限,凡是有志于参加通讯员培训的都可以来参加。我想,从全省来讲,这也是一个创造性的搞法。”原内江县委书记陈廷和为内江跨地区青年文化大联赛题词:“甜乡青年文化大联赛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青年交流思想,是发现培养人才的好形式。”原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文明委副主任胡锡珍给内江跨地区农村落榜青年思想工作研讨会的贺信:“内江县文明办开展落榜青年思想工作研讨会的活动,在我市是创举,充满了新意,意义深远,影响好。”
不仅各级领导和专家对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社会各界对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的主办者周文宗先生进行了高度的赞誉,对他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给予高度的评价。《人民日报》《广播电视战线杂志》《中国人才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自学报》《新闻界》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周文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1987年8月7日第三版以《内江自费文化联赛别开生面》为题进行了报道,将这次文化联赛称为“改革中的创举”。《四川农民报》1987年9月2日四版头条以《鼓励自学成才的好形式》进行报道,文章说:“内江县精神文明办公室等12个单位的同志们,创造性地做好助学工作,探索到了鼓励农村青年自学的好路子——举办青年自费文化大联赛。这是鼓励自学成才的好形式,它给人以启示。内江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广大农村青年,特别是刚回乡的高初中毕业生,需要社会了解、理解、关心他们,为他们自学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00多名县内外青年参加这一活动,其中不少人来自边远的山区,充分表达了青年们要自学成才的要求得到社会承认的强烈愿望。我们农村的党政部门、共青团组织以及关心农村青年的同志,有责任关心他们,从实际出发而又量力而行地做好鼓励自学成才的工作,让‘自学成才’四个字深入人心。”广播电视部主办的《广播电视战线》杂志1985年第8期以《甜城的李燕杰》为题全面系统地报道了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及其发起人周文宗先生。人们称赞周文宗老师是“点燃青年心灵之火的普罗米修斯,开拓荒原撒播精神文化种子的斗士”“甜城的李燕杰”“拜金热中的活雷锋”,这些评价和称赞对点燃农村青年青春之光、创业之火的周文宗先生而言是当之无愧的。
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班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照亮了青年学子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并将爱心传递,温暖世界。祝愿与四川农村青年讲习班结缘的社会各界人士以范长江先生为楷模,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持续地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作者翁礼明:内江师范学院教授、内江师范学院国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