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2 20389 来自 四川省广元市 2019-7-28 15:14 | 只看该作者
2019年7月28日
《四川日报》4版整版宣传报道南充
《南充:文旅融合 “融”出发展新气象》


2019年7月28日四川日报4版
到底南充文旅融合有什么亮点?
全文内容
7月24日,南充1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834亿元。其中,投资67.2亿元的阆中市灵山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引人注目。该项目由中国500强企业新华联集团和阆中市合作打造,将成为嘉陵江上游核心文旅景点和阆中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进一步丰富阆中古城文旅业态,增强古城的吸引力,也将成为阆中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南充城市全景
今年以来,南充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好消息频传。
阆中市被命名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县成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南充云霄合唱团夺得全国第十届中老年合唱艺术节金奖和组织奖;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荣膺第十八届群星奖;南充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部马王皮影、阆中王皮影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阆中市天林乡五龙村、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被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仅30个村入围……
荣誉是对南充文旅融合发展的认可,背后折射的是南充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今年1—6月,该市接待游客372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9.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23.9%。文旅产业已成为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亮点、新路径。
擦亮五张“文化名片”
打好文旅“一副好牌”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
南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据统计,南充不可移动文物保有量居全省第三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是南充的奋斗目标。文旅产业是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去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产值达到750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产业。”南充市文广旅局负责人介绍。
文旅产业如何谋篇布局?摸清家底,突出特色,找准比较优势,精准定位,规划引领。
为此,南充市提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必须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做响“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五张“文化名片”。南充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清晰:瞄准经济文化发展大势,深挖文化旅游潜力,做足文化旅游文章,启动文旅产业新引擎,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吸引力、供给力、竞争力,推动南充由文旅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奔跑的路径清楚明了:“一核心、一走廊、十主题”的文旅产业布局,着力擦亮五张‘文化名片’,并推动文旅软实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一核心,就是以南充主城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核心集群;一走廊,就是以嘉陵江为轴线的文化旅游生态景观大走廊;十主题,就是以灵秀南充、人文顺庆、山水高坪、忠孝嘉陵、古城阆中、亲水南部、有机西充、红色仪陇、康养营山、浪漫蓬安为主题的全市文化旅游总体布局。
从暮春到初秋时节,每天清晨,在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成群的牛儿渡过嘉陵江,来到江心岛上啃食青草,黄昏时节,享受了一天美美大餐的牛儿,心满意足地回游、上岸、归栏。这就是“百牛渡江”景观。放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蓬安人充分挖掘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并赋予其农耕文明的人文禀赋,把“百牛渡江”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放牛节”。截至目前,“放牛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成了蓬安旅游的“金字招牌”,每年都吸引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游客慕名前来。据蓬安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4月底到10月的“放牛节”期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亿元,“今年预计会比去年接待更多的游客”。蓬安还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建设了“爱情小镇”“玫瑰花谷”等文旅项目。
目前,南充文旅产业全域发展形态正在加速形成,集文化体验、文创产品、购物娱乐、主题乐园、户外运动、康养休闲、湿地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形态呼之欲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环线:以锦绣田园、七坪寨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环线,以凤垭山、凌云山、中法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生态康养旅游环线,以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为主的主题文化旅游环线等。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南充的雨 lv. 2

    主题

    79

    交子

    418

    粉丝

    1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