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维权经验小结做劳动维权这么多年了,一直想整理一下思路,但总没有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今年春节正好有这么一段空闲,过节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正好整理一下这几年劳动维权的思路,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劳动维权最忌急功近利
我注意到用人单位(以下简称资本家)在劳动侵权案件中,最常用的一招就是“拖”,从解决程序上拖,劳动仲裁、一审、二审,把劳动维权者拖得筋疲力尽,最后不得不向资本家妥协和屈服——这一招在工伤赔偿案件中尤为突出。资本家采用“拖”字诀是有道理的,因为劳动维权者在经济上、社会关系、法律资源上处于匮乏的地位,他们往往急需这笔钱来维持基本的生存,不得不屈从于资本家无理的要求。
但是,当资本家侵犯了白领阶层的权益的时候,这个方法不灵验的。因为,白领阶层是不差钱的。有钱和时间与资本家相持。白领阶层也掌握有资本家的一定的信息资源,所以,维权更加有针对性,比如通过投诉逃税、漏税等方式,从另一个方面对资本家给予侧击,常常能使资本家计算利害关系而屈服于白领维权者。
然而,绝大部分劳动维权者是没有这个资源和资金的。怎么办?如何应对资本家的“拖”字诀?那就是“反拖”。如何反拖?就是把劳动维权分解成若干个劳动投诉或者仲裁请求,不断的诉讼资本家,采用麻雀战术不断的给资本家造成困扰,增加资本家的反维权成本。因为资本家面对劳动维权者的投诉,通常情况会去“协调”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协调”审判人员,这会付出时间和金钱成本。如果劳动维权者把维权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那么,资本家会因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且有关人员面临被投诉的风险。劳动维权者在反拖过程中,不断增加资本家反维权的成本和风险这种方式要不断的复制,资本家本来就是商人,会很自然的计算反维权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的行为。
但是,有人要问:劳动维权者在实施反拖策略过程中如何度过自己的经济危机时期呢?这反映了劳动维权者的孤立,缺乏有效的群众救助机制。只有大家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才有可能建立互助基金,帮助那些为了大家的权益,勇敢的站出来抵抗资本家剥削侵权的劳动维权者度过暂时的经济困难。
二、劳动维权最忌不团结和无行动
劳动维权通常不是一个个案问题,因为你的今天也许就是我的明天。但现实中,存在大量的观望者,勇敢的维权者总是那些有特殊性格特质的劳动者。这使得资本家可以运用“斩首行动”防止大规模的维权发生。资本家这一手段通常会奏效,因为被侵权的劳动者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没有一个有凝聚力的核心,大家都各自算计着利害得失,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总之一句话:不团结。劳动者维权没有工会可以依靠,因为工会已经失去了帮助被侵权劳动者的能力,工会主席也不一定是劳动者自己选举出来的为劳动者说话的人,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也是作用不大。劳动者维权可以说是孤军奋战。没有组织可以依靠,没有经济支持,没有法律支持,最后,再加上利益共同体本身的不团结,这使得劳动维权落下以轰轰烈烈开篇,最终以分化瓦解悄声无息落幕的通病。
不团结,就没有凝聚集体智慧的能力,就没有整体学习提高的能力,就缺乏足够思辨的能力,当然也就没有了抵抗侵权的能力,被资本家杀得七零八落。最终又回到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境地,周而复始。
有的人指责:是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不力。试想:律师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是基于委托人的授权,通过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帮助劳动者维权,如果劳动维权者本身就不团结,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统一,律师又能有什么作为?律师总不能超越代理权限吧?被侵权人本身的维权行动,才是律师法律支持的源泉,也是舆论监督的源泉。
三、劳动维权的诉讼技巧
1、对劳动侵权,首选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不宜直接申请仲裁
很多时候,劳动维权者缺乏足够的仲裁或诉讼证据,所以,对于劳动侵权,首选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请注意:这个投诉只限于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确认劳动侵权事实,不要提出任何的经济补偿或者赔偿要求。为什么要这样请求呢?因为,劳动行政部门一旦看到你的投诉中有关于经济补偿或者赔偿请求,通常会告诉劳动者,这个事情涉及经济方面的裁决,不属于我们管,你去申请仲裁。而你只提出确认劳动违法和侵权行为,这是劳动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必须履行,避让不得。
如果劳动部门不履行行政职责,那么就提起行政诉讼,并附带提出行政赔偿诉讼,把本应由资本家承担的侵权责任,转移给劳动行政部门承担,通过行政赔偿的方式体现。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的法律审查是严格的,所以,只要行政机关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行政职责,必然败诉。一旦败诉,则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也将胜诉,这是百战百胜之道,且不用担心行政机关会象企业一样倒闭,无法得到具体的执行。
2、不要轻易的申请仲裁,让劳动行政部门逃避履行行政职责
为什么劳动行政部门要劳动者去申请仲裁呢?因为劳动者一旦进入仲裁或者诉讼程序,劳动行政部门就可以终止行政监察行为了。记住:通过劳动行政部门确认资本家的劳动违法行为,是保障劳动仲裁胜利的有力保障。但是,当劳动行政部门确认劳动违法行为后,不要急着提起仲裁请求,等资本家超过法定期限不申请行政复议后,再申请劳动仲裁,将劳动行政部门确认劳动违法的法律文书作为证据,百战百胜。
3、将维权项目分解成不可再分的单个维权请求
为什么要分解维权项目?常见的劳动维权都是一股脑的将我们所知道的侵权行为在同一个仲裁中提出,但审理结果常常对劳动维权者不太理想。把劳动侵权行为分解成若干的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请求,这样既能保证审理的简便,也能使维权请求更加的精准,让资本家的侵权行为暴露无遗,适用法律更加简单。而最大的可能就是一裁终局,剥夺资本家的上诉权,缩短维权期间,便于执行,劳动维权者也可以通过这笔费用补充,缓解经济困难,坚持提出下一个仲裁请求,直到资本家彻底的缴械投降。
有人提出:申诉时效超过怎么办?这个问题通过法律技术不难解决。将没有进入仲裁或诉讼的侵权行为,通过书面投诉的方式,用挂号信邮寄给劳动监察部门,保留挂号信存根(最好在信封表面写明投诉事项,拍照,固定证据),以达到终止仲裁时效的效果。劳动仲裁的申诉时效已经延长到一年,足够用了。
4、要充分运用劳动举报的权利
有的劳动者害怕提出合法要求后,受到资本家的打击报复,失去工作,被迫忍受剥削。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有的劳动维权者被资本家清除后,仍然可以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成为劳动违法行为的举报者。但是,作为一个劳动违法行为的举报者,首先要获得被侵权人的签字确认所举报的劳动违法事实存在。因为,一旦有的劳动者顶不住压力,说你举报的劳动违法根本不存在,那么,作为举报者就陷于诬告的境地。所以,必须要被侵权者本人的确认签字(对于签名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将另行撰文)。
也许有人问:我给你签字,资本家会不会知道?这是一个道德的问题。作为举报者必须保守秘密。即使接受举报的单位也有保守举报人信息的法定义务。如果有人逼迫交出劳动者签名怎么办?很简单,请对方对举报人提起相关的诉讼,通过诉讼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些被侵权者的签名到最后会成为关键的反驳证据。
通过举报者的外部监督,促使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行政执法检查,进一步约束资本家的违法行为。
5、一些具体的技巧
在劳动争议中,工资基数是确定很多补偿和赔偿的基础标准,工资基数也是计算加班费的基础。如何计算劳动者当月工资基数是很多人挠头的事情。笔者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利用失业保险费精确的推算自己当月的工资。失业保险费是一个具有关联性的很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关系到劳动者月工资水平计算。由于失业保险金是按月扣缴,且劳动者的缴费率为月工资额的1%,所以,根据这个缴费额,就可以精确的反推出劳动者当月的工资。
通过失业保险费推导出自己当月应得工资,就可以查看是否存在工资克扣现象。以及其他各项社会保险的缴纳是否正确,住房公积金是否足额缴纳等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工伤赔偿过程中,没有任何证据的劳动者,如何确认劳动关系,进行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最终获得工伤保险赔偿?首先要解决的是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对于这个难题,很多劳动者望而却步,不知所措。其实,只要和资本家达成一个丧权辱国的赔偿协议就可以解决。因为达成的这个协议也是无效的——国家法律规定不能就人身损害达成任何免责协议,除非已经给予了不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