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0)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20 10793 来自 重庆市 2020-12-18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十四五”铁路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现代化铁路网建设的关键阶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优化布局和建设,既要形成完善网络,又要提升质量水平,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一是突出完善网络布局和结构优化。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谋划铁路发展,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人口、产业、自然禀赋等方面因素,继续优化铁路网络布局,突出战略重点和重点区域,合理确定路网规模和机构比例。同时,要坚持高速与普速并举、客运与货运兼顾、新建与改造结合,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优先贯通干线通道,补强能力紧张路段,打通多式联运“前后一公里”。

二是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根据区际、城际、市郊运输需求及邻近路网布局,合理确定铁路新建线路功能定位,坚持以客货流量为基础、运输需求为导向、运营效益为根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明确规划建设时速350公里、250公里、200公里及以下铁路需要满足的客流密度、城市规模、路网功能等条件。中西部地区以及路网空白区域新建铁路,一般采用客货共线标准。除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外,项目实施需满足财务平衡基本要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防止相互攀比、盲目建设以及片面追求高标准。

三是统筹衔接发展能力和要素保障。铁路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要坚持节约集约发展,统筹考虑建设运营成本、沿线地方政府及国铁集团财力支撑等因素,科学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建设时机,确保建设规模与发展能力、筹资能力相匹配。高铁规划建设应有客流支撑,有盈利预期,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建成后长期运营补贴是不可持续的。此外,今后铁路新建项目还将面临土地、线站位、环保等方面越来越紧的约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更加深化改革创新和安全质量。要持续深化铁路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深化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路地平等协商、市场公平准入,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同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底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5G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我国铁路自主可控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扎实推进“十四五”铁路发展重点任务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通过系统梳理,“十四五”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战略支撑能力。服务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等重大工程,推进沿边沿江沿海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加快构建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群。加快进重要港口、物流园区和工矿企业的铁路建设,畅通铁路货运“最后一公里”,促进大宗及中长途物资运输“公转铁”。

二是夯实基础网络功能。加快贯通“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强化骨干通道,完善区域连接,强化提升高铁货运能力。完善普速铁路基础网络,有序推进繁忙路段既有线改造,挖掘和释放高铁建成后既有普速铁路释放的货运能力,消除中欧班列运输瓶颈,推动大型集结中心建设,强化集装箱、重载线路运输和沿江等重点区域货运能力,发展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扩大货运市场铁路运输比例。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枢纽布局,强化点线能力匹配和综合衔接。

三是打造全产业链优势。高铁是大国重器,要防范卡脖子风险,集中开展基础芯片、信息系统、关键部件和材料等攻关,积极稳妥推进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可控应用示范,加快形成先进适用、系统完备、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持续提升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加快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铁路深度融合,培育发展铁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能。

四是建设人民满意铁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多种轨道交通方式多网融合、安检互信、资源共享、票制互通、支付兼容,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出行选择,切实提升换乘效率和服务品质。推动高铁按照设计标准达速运行,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发展先进货运服务,构建业务受理、跟踪查询、结算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铁路专业运输公司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促进大宗及中长途物资运输“公转铁”。推动既有设计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逐步开行货物列车。

五是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救援基地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有序化解铁路债务,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升运输收入,有效控制成本,建立健全铁路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同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具有较好盈利前景的企业实施铁路债转股,鼓励实现债转股企业上市融资。

六是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研究深化铁路改革的综合措施,积极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铁路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扩大引入市场竞争的领域和范围。加快形成规划指导、分类建设、平等准入、形式多样的投融资新格局,确立合资铁路运输市场主体地位,确保投资者参与项目决策、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合法权益。完善行业调度规则和清算平台,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jd_57000 lv. 2

    主题

    43

    交子

    754

    粉丝

    4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