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感谢我的舞伴【蜀】白居易(哑榴)

已有 242 次阅读2011-4-8 18:56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

花絮——感谢我的舞伴【蜀】白居易(哑榴)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记得今年8月,青鸟依依就私下告诉我,等《真水无香》杯举办完毕,天府论坛也将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诗舞。我一直企盼那一天的到来。
   其时,我正在《红磨坊》论坛和《诗歌报》以小凤仙的舞衣和蔡锷(哑榴)舞得昏天黑地——因为蔡锷(哑榴)是个诗歌快手和好手,我们完全是无意中因为《红磨坊》舞会发放的马甲配对而偶然相识和巧遇。
   我是朋友的邀请注册《红磨坊》的,在《七月情浓》诗歌比赛中,站长荷蕾心语发了一件小凤仙的马甲给我,我那时急着外出旅游,不得不在7月12日草草写了一首《报道帖》迅即外出旅游。
   直到7月26日回到成都,才看到蔡锷给小凤仙写的回诗。可是舞会已经结束,论坛正催真身马甲汇总,我赶快礼貌地回了蔡锷的《知音》,也不好意思汇总。
   谁知从此便无法收拾,蔡锷(哑榴)竟一天一首、两首地发来,我们就这样在舞会已经结束以后一直对和到8月12日。好在后来《红磨坊》舞会又举办第二场,我们因为没有真身汇总,就继续以小凤仙和蔡锷的舞衣一直舞到彼此真身暴露才行将停止。
   和蔡锷(哑榴)对诗,我感到非常愉快,也感到非常荣幸。
   蔡锷(哑榴)其人我并不了解,可我为哑榴的才思敏捷所折服,也为他毫不拿架,毫不嫌弃我的笔拙所折服。
   蔡锷(哑榴)不断用他灵性的笔触牵引我的诗情和诗性,不厌其烦对我的回诗,认真审视和评点,经常拿起斧头为我的拙诗予以斧削。使得那次的对诗,小凤仙和蔡锷写就了一个《知音》系列篇。被《中成诗界》网刊专辑刊发。
   此次天府论坛的《唐宋怡情(诗舞)》,我私下答应过青鸟依依,我会极尽全力支持这场舞会的举办,并力助舞会圆满成功。
   我本心也想和哑榴继续搭档,可是又想保持一份神秘,我在舞会一共注册了三个马甲,我想用一个马甲与哑榴搭档。一个马甲用于与其他朋友搭档对诗,假如确实有朋友和我结队对诗,我想发挥在《中成诗界》舞会扮演两个角色的实践,再行饰演两个角色。
   还有一个马甲想用来维持舞会活跃,跑堂穿梭,端茶送水,把舞会搞的红红火火,不致冷清。
   结果出乎我所料,天府论坛的舞会,比我想象的要好且热闹非凡,那个马甲除了注册时忘记退出,回了两个帖子,再未启用。
   我感谢哑榴,当我以红红马甲发了《一腔清歌为谁吟》以后,哑榴竟然第一时间以白居易的马甲来到红红的诗楼,红红一眼就认出了哑榴。
   心里陡然充满了踏实感,心想,这次对舞,红红的诗歌是否又可得到一些进步?于是红红无不感叹地回答,红红非常有幸,红红又有老师引领了。
   在对诗的过程中,哑榴并不知道红红是谁。聊天中曾经多次问过我,我想到真身对诗的尴尬,一直无以相告。
   可哑榴仍然非常勤奋地为红红砍诗,而且一直驻守着红红这座诗楼,一天两首、三首的发来,记得最多的一天,一下写了不下五首,累的红红消化都来不及,就不要说红红的回诗有多么拙劣了。
   可是哑榴却对红红的每一首回诗,都认认真真地阅读,点评和斧正。
   我不得不感动于哑榴对我诗歌的一路指引。
   哑榴平日工作非常劳累,每天上班时间超过十小时,能够上网和供自己创作的时间非常有限,还担任着好些大论坛和网站的管理工作,他是如此的繁忙和劳累,我真的不忍心再给他增加体力和心力的负累。
   可哑榴仍然坚持每天为我回诗和对我的诗歌予以斧正,直到把他自己累得精疲力竭。
   在舞会即将拉下帷幕之际,我不得不书就这篇拙文,略以表达我内心的感谢之情。
   我是个诗歌爱好者,在艰难行走的诗歌路上,能够和哑榴相遇是我一生之幸,诗歌路上有哑榴为伴也是我一生之幸!我始终记得我们每次聊天的唯一话题,如何写好我们共同爱好的诗歌!
   我想,再多的感谢,不如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才是你最大的希望。
   哑榴,源于对诗歌的喜爱,我才摸摸索索地从诗歌的起跑线上蹒跚学步,我不敢有任何过高的奢望,也没有豪言壮语,我只能对你说,我会在诗歌路上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努力!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