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1
三、吃的变迁
“民以食为天”!
吃,在中国,永远是一件大事情。
现在而今眼目下,我们的国人,或者说部分国人,似乎已经解决了吃的问题,吃多了,吃饱了,吃出问题了,不知道杂吃了。时势造英雄,前些天,就有那张悟本们,在那里摇旗呐喊:要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只有他们,才晓得杂吃是正确的!一时间竟然应者如云,惹得绿豆大蒜价格疯涨。张悟本们刚去了,现在,又有那么几个专家学者,或者是伪专家伪学者,跳出来,在那里高呼什么这样吃不得,要得脂肪肝了;那样吃不得,要得高血压了……。球!按照老李老家隔壁邻居王婆婆的说法“只要有油,骑马片都吃得!”
王婆婆今年92岁了。王婆婆说的骑马片,老李年龄很大了才知道,就是以前没有卫生巾的时代,妇女们使用的那个月经带。估计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见过,想一想心里还是挺别扭的。
王婆婆的爹,公爹,男人,以前都是地主。如果社会不变革,估计她的儿子、孙子、种子也会是地主。可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哦,这个炮响远了一点,反正又过了30多年后的十月一日,新中国成立后了,王婆婆一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她的爹,公爹,男人都被镇压了,后来儿子在六零年大办食堂的时候也饿死了。饥饿的滋味如垢甲一样就一直跟随着王婆婆很多年,使这个当年的一枝花发出了“只要有油,骑马片也吃得”的宏论!
以前,形容吃不饱的词汇很多,“哀鸿遍野、啼饥号寒、饿蜉载道、民不聊生”;以前的以前,杜大爷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里感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前的以前的以前,阿瞒大爷在《蒿里行》里还说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那都是万恶的旧社会造成的恶果。后来,我们在六零年前后,为了还苏修的债,也为了超英赶美,更为了早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砸了个人的锅锅灶灶,办了全民的大食堂,据说是个错误,据说在先很是大吃大喝了一阵子后坐吃山空了,就很饿死了一些人 …….。
这些都是据说,老李没有亲见,不作数的。
等老李懂事了能够亲见能作数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已经快要过世了。老李那时的感觉,就是饿!老李三四岁的时候,已经没有资格享受“盅盅饭”了。“盅盅饭”,就是全家人都吃野菜吃细糠,却惟独给家里的奶娃娃,用一个盅盅,就是搪瓷缸子,装一点米熬点粥来吃,主要是怕娃娃饿死了。那时的米比金子还贵重,能吃米,简直就是首长的待遇。我们那里有个当时的地委副书记,也是个老革命了,扛过枪,受过伤。因为那时干部的工资还买不起一只兔子,养不活一家老小,索性就辞去公职(现在的说法叫下海)回农村老家养地猫,就是兔子,故人称“地猫干部”。当然后来80年代他想回岗位已经回不去了,被子女诟病了一辈子,晚景很是凄凉,不下海,他估计可以以省部级待遇离休的。这个事情也还是反映出当时的干部群众是平等的,要饿都饿,不象现在,有的干部,富得流油,还穿胶鞋,上骗领导,下欺群众。
没了“盅盅饭”,老李还是比大人吃得好一点。最难忘的是那时候生产队有个油坊,可以榨棉花子油。有时候,老李的爹就会提那么一盐水瓶子回来,不晓得是偷的还是分的。那时候食堂早已经拆了,家家户户又可以自己烧锅煮饭了。老李一家就在夜深人静的半夜,偷偷地炸油果子吃。将那红苕煮熟透,和点面,捏成一个个圆圆的果子,用棉花子油炸得黄橙橙的,趁热吃来,有点面的糯,苕的甜,油的香,那味道,不摆了。
后来,油坊倒闭了,老李也再也没有心思去想吃那个油果子了。因为日子已经好了点,已经有面条和米吃了,尽管少,大部分时间还是吃的红苕疙瘩和包谷面搅团,但也没有吃糠馍馍了。
老李记忆中糠馍馍道没有吃几回。糠馍馍就是将那细糠做成馒头样子,割喉咙,实在的难以下咽。后来的包谷面搅团要好一点。我们那里的说法是“包谷面吃了象牯牛,麦面吃了象西猴”。但老李当时吃了很久的包谷面,还是象西猴,营养的确跟不上的。包谷面搅团估计现在的80、90后很多都不知道是个啥东西了。包谷,就是玉米。将一大锅水烧开来,一手持锅铲,一手将粉碎的包谷面徐徐地放入滚开的水中搅拌。这是个技术活路,搞不好,就要起灰泡子,硬硬的一团,里面是干面,煮不透的。技术好的人煮出的包谷面搅团,表面晶莹,里面再佐以南瓜红苕,奢侈的再放点油盐,那简直就是美味。特别是巴锅的那一层锅巴,更是美味无比。可惜老李那时候不知道好歹,吃这种搅团总觉得象吃药。那时侯是早上煮一大锅这种搅团,当早饭和午饭,晚上吃面条。老李就总是盼望着晚上的那顿面条。白米细面肯定比粗劣的包谷搅团容易下喉咙一些,况且晚上的面条是要放一点猪油的,主要是油渣好吃。
油渣可真是个好东西。
将那过年杀猪卷成一筒的猪油用菜刀片一点下来,将锅烧红来,将片下的猪油放下去,用锅铲使劲地按着煎,油就在火力和人力的双重压迫下滋滋地流出来了。将油渣煎到焦黄,铲到碗里,就成了小孩子的美味零食。剩下的油就滋几瓢水下去就成了煮面条的原汤。在等水开面熟的间隙,老李和哥哥就围着锅边吃油渣。那油渣金黄透亮,有的还滋滋地响着残留的猪油,入得口来,清香扑鼻,立即化渣,有时候大人,也禁不住诱惑,来拈上几片的。
可惜现在有专家说那油渣是致癌的,吃不得。现在家家户户将年猪杀了后,就马上将那些零零碎碎的边角余料和所有猪油都熬化了来保存,而油渣,则顺手被铲到猪食锅里去了。现在的猪都比人吃的好。那时候农民一年杀一个几十斤的猪还要交给国家半边猪肉,还需要指标,有问题的人,还喂不成猪。后来有的即使喂成了,提留税金没有交齐,还杀不成,杀不死,回来国家终于纠正了,现在是一家想杀几个猪就杀几个猪只要你有那个力气喂养。以前公社还有个事业单位叫经营站的专门收猪,火得不得了,现在也早已经倒掉了。
吃不饱的日子里,为了增加营养,老李还烧过笋子虫吃,刨过地瓜吃,拣过地母吃,还吃过尿疖子,都是些很好吃的东西,可惜现在能吃到这些东西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改革春风吹大地!邓老太爷一挥手,老李们的日子就渐渐地好起来了。也可以渐渐饕餮起来了。先是吃得饱了,后来就吃得好了,鸡鸭鱼肉慢慢就比较平常,也吃一些海鲜珍馐,中国的吃了一些,后来到外国也吃了一些,后来就有了高血压,脂肪肝了,后来就不敢吃那些了,就慢慢就被要求吃些素菜了,轮回了一圈,现在似乎包谷面搅团,倒真正是个治病救人,强身健体的好东西了!
有个段子说:“农民对城里人说:俺们刚吃到肉,你们就吃菜了;俺们刚娶媳妇,你们就都单身了;俺们刚学会用白纸擦屁股,你们就用它擦嘴……”。
靠,老李刚刚有能力吃上好的,,医生就说吃不得那些好的了;更冤枉的是老李把眼睛读瞎身体熬坏好不容易从农民变成城里人了,城里人又说要去当农民了。说当农民安逸,空气好,吃的好,环保无污染!
这个世界,就这样被搞乱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