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已有 745 次阅读2009-4-7 14:49

   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老李就出了一个小车祸,老李很生气。老李生气的原因,一是肇事车逃逸了,二是老李发觉报了警比不报警还难受。
   星期六是假日制度改革后第二个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正好大邑县有个部门请客,老李就趁着融融的春光,一溜烟跑去耍。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如彩,路上车流如蚁。节假日期间,酒鬼多如牛毛,老李虽然不喝酒开车,但不能保证别人不喝酒开车惹你,老李就开得很小心。老李别的优点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品德还是很高尚的。因为那是个要命的玩意儿,不遵守不行。开车不是个美差,也许须臾之间,就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遵守交通规则,开不得玩笑。
   走到生活广场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路上车流如织。老李就靠了最里边的道,开得全神贯注。靠里边的道,有一个好处:就是至少自己车身有一边,不得被意外攻击。不象开最边上的道,那野蛮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会撵得你乱窜;而中间的道,两边的车都要夹击你,危险系数就增加了一半。老李就很为自己的创意暗暗得意。正自得间,就见一个灰的车身,在昏黄的灯光下,越过老李旁边的小货车,呼啸着从中间的车道向老李逼来,老李见事不妙,赶紧努力向前逃,却哪里逃得掉,那灰的车一个漂亮的蛇摆尾,一个S形步伐,已经跑到货车的前面去了,只听见“澎”的一声响,凭借肉感,老李知道自己车身的前门,已经结结实实地被那厮的车尾重重地挂了一下了。老李的心里就很是不安逸且愤怒了。老李也就条件反射地向那灰的车子撵了过去,天黑也看不见肇事车车牌号,老李就将那喇叭按得震天响,紧紧地咬住那车不放,在下一个红灯口,红灯亮了,那车也被迫停下来,老李用车顶了那车的屁股,怒气冲冲地下了车,跑到那灰车前一看,开车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娃娃。老李就有些毛,就很想扇他两个耳刮子。老李就怒喝:“跑啥子跑,下来!”那娃娃就很心虚估计没有驾照的,就说:“我的车又没有挂到,杂说是我的车?”“哼”,老李就冷笑了几声,指着他车的左侧车身说:“你自己看看,你的还没有挂到?那是啥子?”,老李就到他车的后面去查看,一看檫痕,二看车牌号。刚刚把车牌号记到手机上,绿灯就亮了,老李还没有反映过来,那娃已经就飞叉叉地开跑了,只留下老李在车流中张口结舌。
   老李就很沮丧:一是老李断无在如蚁的车流中去疯狂飙车追赶肇事车的勇气和能力;二是老李没有想到被这么个小娃娃戏耍感到异常的羞耻。
   好在记住了车牌号,老李将车靠边后,就开始拨打“122”。接线小姐接了电话,告知老李在原处等,已经指令了最近的警员来处理。老李就下了车等,心里还在想你娃跑,肇事逃逸,是那么便宜的事情么?等了十分钟,接到警察的一个电话,喊老李到交警队去备案。哦,原来警察不得来现场,老李真愚蠢,站在还很刺骨的风中等什么呢?老李问明了交警队的地址路线,又兴冲冲地往交警队赶,心里想死娃娃这下你死定了,看你交警大爷杂严惩你。到了交警队。大门正徐徐地打开,老李就想:服务真周到,老李一来就开大门,多谢多谢。就听到看门的老头吼,不准进不准进!老李也不知道他在给谁说话,顺势就开了进去。才看到一辆民用车牌的车往外面开。感情刚才那老头不是给老李开门的,是给这辆车开门,老李恬不知耻地站了个先,真是表错了情。那辆车出去后,老头就来吼老李:“开出去,开出去”!老李就说是交警喊来备案的,老头就很毛了:“喊你开出去你听不倒吗?开出去开出去!”老李的心就冷了冷,开头还以为到了交警队就到了娘家了,看来远不是那么回事。老李就蔫蔫地将车开了出去。
   老李现在人到中年,被那丛林社会法则早已经磨得没有了脾气,人也变得平庸和憨厚,一如《西游记》里的沙和尚,遇到事情,只会象沙和尚那样说:“二师兄,大师兄说得对”或者“大师兄,师傅说得对”。尽管他们对个锤子老李还是说“对,对,对”。所以说“憨厚是无用的别名”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这老头一赶老李出去,老李也就开出去了,决无半点理论的勇气。
   老李停好车,问老头:“大爷,请问来报案走哪里?”老头将下巴一甩,手一扬,蹦出两个字:“后面”,老李就象一只狗一样顺着老头的手势嗅到了后面。看了几间办公室,有一间亮了灯却没有人,估计是调解室;有一间写着“事故处理大队”的牌子,却是关了门的。老李不能确定,又去问老头:“大爷大爷,哪里处理报案”?老头又将手象首长一样往后一扬,那满脸已经是写满了不耐烦。老李的心就又凉了凉,心想大爷看你的样子大概也跟老李的爹一样是个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杂一到权力机关看门就将那朴实和憨厚的本性扔掉了呢?把自己也当成了执法者吗?老李就忍了气,试着敲开“事故处理大队”的门。屋里有两个人,一个便服的小伙子大概是个搞网络的,另一个是个穿制服的警察。老李对警察一向尊敬,赶紧蹙向前怯怯的问:“警官,我就是刚才那个报案,是您叫我来备案的吗?”警察却冷了脸,没有言语,只一伸手就将一张单子递给了老李。老李捏了那单子,云里雾里,看警察一脸的秋风黑脸,断不敢再问,只仔细阅读那单子,原来正是一张事故报案备案表,上面是要将报案人的个人信息一网打尽的:姓名,籍贯,住址,电话,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等等等等。老李是第一次报122警,程序是不懂的。好在老李还能认识几个字,好歹也是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嘛,这点单子老李就很快搞醒豁了,明白了怎么填。一明白过来,老李就四处找笔填,转了几个圈圈,却是没有找到。便衣小伙子就发话了:“你在找啥子?”老李说找笔,警察就说了:“我们这里没有多余的笔备用,你到外面去找”。到外面去?黑黝黝的哪里去找?哦,看来警官是不得借给老李笔的,你当这是老李自己的办公室啊,真是愚蠢到家了!老李就悻悻地跑到外面自己的车里去找,警察这时就说话了:“快一点,我马上要出去了,我不在你就交个X警官”。老李就忙忙惶惶地在车里翻了一阵,却没有找到笔,附近也没有个干杂店什么的卖笔的。
   坐在车里,老李那颗先前还火热的心现在就彻底的凉了。原来万丈热情的希望能够通过报警获得快速的处理,以达到严惩肇事者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了,老李这算个什么事故啊?太小KS了,真的!。看警察的意思,好象连给老李的事故车拍个照的意思也没有的。再则,等以后把肇事车找到了,证据肯定早已经毁了,黄花菜都凉了;如果再要一翻的调查,调解,研究下来,谁的责任可能都说不清楚了。再如果时不时地喊你来调查,核对一下,那就非常耽搁时间的,老李耗不起那个时间;就真的要赔偿的话看老李车的损失程度估计也不过几百块钱的样子。
   妈哦,老李真是脑壳灌了糨糊,报个么子警呢,当时就该将那个肇事者扯下来,“咣咣咣”的几个大耳刮子,打完收工岂不简便得多?
   老李就决定不备案了。老李就对警官说:“警官,麻烦你了,我不备案了。备案也没有什么意思的,一是处理程序太复杂,二是也跟你们添麻烦”。警察听老李这样一说,原先那紧绷的脸也就松弛了下来,竟有了些笑意,弄得老李受宠若惊。警察就说这个在于你,我们肯定要按照程序办理的。
   出了交警队大门,老李终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拍着自己的脑壳老李不断地谴责自己:“真是愚蠢啊,莫事找事啊,给政府添麻烦啊”!
   这件事情的最终处理结果,是四S店以老李车的擦痕是老李自己不小心在围墙上挂了的为由找保险公司报销了事。
   但是这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了老李等屁民的愚不可及;同时老李也希望政府部门在一些事关群众的小事情上能多给予一些方便,至少态度柔和一点嘛。
   现在有个口号叫“象谭东同志学习”;以前有个口号叫“心中无群众,不配当交警”;再以前有个口号叫“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再以前有个口号叫“群众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自己再大的事情也是小事”……。
   什么叫誓言,就是说的人相信了;什么叫谎言,就是听的人相信了。
   老李就不知道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情,这警是报的好还是不报的好?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