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板房过春节(五)

已有 1589 次阅读2009-1-24 17:55

  
  
  五、无论灾难多重,生活仍将继续
  
  2008年的中国,大灾突临。十万生灵在那山崩地裂的一刻,离这个世界远去。百万灾民痛失家园。
  国家在这场大灾中的表现,不用我多说---总理在第一时间到达都江堰指挥救灾,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主流媒体宣传得也已经很充分。我想,在这场大灾难中,全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关心和支持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凝聚力的。
  国家尽了最大努力救援、安置、重建;全国人民竭尽全力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关心和支持。灾区受灾群众当然心怀感激。
  尽管如此,我仍然不愿意看到灾区的孩子们在摄像机镜头前唱“感恩的心”,我仍然不愿意看到灾区的人们对着摄像机感激涕零。
  作为真正关心和支持灾区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无私援助,应该不会是为了换取灾区人们的感恩话语。他们的无私援助是人类中道德高尚的一群在同胞受难时的正常反应。我不认为灾区中的个别同胞的低素质会影响人们关怀支持灾区人们的爱心。
  作为灾区的同胞,对于国家和全社会的关怀和支持,最好的感恩,就是振奋精神,重建家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为这个社会,尽一份心,尽一份力。
  而在板房区生活这一个星期里,我感觉板房里的人们,正是这样在做。他们有的痛失亲人,有的痛失家园。然而在国家和社会的关心支持下,这里的人们正在振奋精神,正在开始新的生活。
  

 

  










灾区人们知道,无论灾难多么重,无论伤痛有多深,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仍将继续。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