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买房养老的苏东坡为何买房又退房呢?(东坡故事四十四)

已有 658 次阅读2008-5-2 22:43

[color=#006400]苏东坡在黄州数年的思想变化颇大,他更加追求自由轻松的生活,对继续参与朝政的想法也越来越淡了。所以在南京看望了王安石后,他就一心想在人杰地灵的江苏境内购置田园住下来养老。因他也认为,皇帝既然可从黄州将自已安置到汝州去住,也一定肯让他住在其它地方的,故于十月上表皇帝请求住在该地区。
   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许多好友的支持,纷纷提出建议,并邀清苏东坡去同住。如好友佛印和尚邀他去杨州住在自已的农庄;范缜希苏东坡能到许下与他为邻;离南京较近的仪真太守邀他先住在仪真学府中等等。经苏东坡全衡后,决定釆纳好友滕元发的建议在宜兴居住。滕元发时任长江南面的湖州太守,很替苏东坡作想,认为他一大家人靠一点俸银很难维持,最好在魚米之乡的宜兴购置田庄才行。滕太守还请一位亲戚在离宜兴城20里的地方联系到一处大田庄,每年可产八百担米。苏东坡听后很高兴,因为今后不再受穷,也可丰衣足食了!
  正直的苏东坡的确无多的钱,为买这个田庄,他请范镇在京城卖了父亲苏洵留下的唯一一座房子。现在钱有了,所以他想先买套房子把家人安顿下来。在朋友的邦助下他花五百缗(宋钱币单位)买到一处很好的老宅,故很高兴,打算不久就带眷属搬进去。
  一天晚上明月当空,心情愉快的苏东坡与好友邵民瞻到乡村散步,突然听到一棟旧房中传出女人的哭声。好事的苏东坡想探个究竟,便敲门而入,发现是位老太太在伤心哭泣,便关心地问起老太太原由。老太太哭诉道:"我家有一座祖传一百多年的老屋,丈夫又去世多年,今儿子又不成气,他将老屋连傢俱一并卖了。我守不住祖传的家产,对不起先祖,能不悲伤啊!"心地善良的苏东坡有些感动,忙问老太太:"你家的老屋在哪里?"
   听了老太太的回答,真出乎苏东坡意料之外,自己刚买的老宅竟是老太太的。豪爽的苏东坡二话没说,从贴身包中取出房契,一边安慰老太太,一边当着老太太面烧毀房契。第二天又喊来老太太的儿子,要他马上将老母亲搬回老屋,也未要他退回购房钱。惊喜的他不知说啥为好,只有连连拜谢而去。苏东坡在无多的钱的情况下,能有如此义举,的确令人敬佩,恐怕今人能像他如此的人也很少吧?
   关于苏东坡退房的故事如今有两个版本,另一种说是在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7年),苏东坡是从海南島儋州北归途中发生的故事。笔者认为,本文所叙故事的时间要准确些,苏东坡在日记中也记有准备在宜兴买农田植果树之事,而且日记落款的时间早在二十三年前,也正是苏东坡去汝州途中。现摘抄日记一段原文于后,以供渎者参考:"吾来阳羨(即宜兴),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桔。阳羡在洞庭上,柑桔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桔三百。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十月二日于舟中"
[/color]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