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名气大了苏东坡却想远离京城(东坡故事五十二)
已有 1152 次阅读2008-9-26 14:09
上两篇已简介了苏东坡在京城名气大增时,不仅恢复了活跃风趣的性格,在书画上也取得了大成效。但在这名声大燥之时,按常理,一些人都会趾高气扬和贪求更大的权势,可苏东坡为何再三请求外任呢?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了。
一是苏东坡有自知之明。当他亲历了朝庭权力之争的血腥后,开始意识到官场的弊病与恶刁,故知自己太清高的性情不适合在官场。事实也的确如此,爽直、坦诚、敢言的他,正是因为讲真话而得罪了不少小人和政客,他们才找种种借口告苏东坡写了不满朝庭的诗句,并于元丰二年将他押狱受审。二是奸党小人令他心寒。也就是苏东坡升任三品翰林学士声望达到最高丰时,政敌们于元佑元年(1086年)十二月至元佑二年一月,共写了五篇弹劾苏东坡的状子,都是歪曲事实说他的诗文污蔑了先帝。状子被太后压了,太后又于元佑二年一月十二日要朝臣们不得再进类似之言。可政敌们认为搬不倒苏东坡便自身难保,所以不听太后警告,反而又孤注一郑于一月十四日再次送上弹劾状。
苏东坡政敌们的言行使太后有些生气了,太后于一月十六日对朝臣们说:苏东坡并非存心污蔑先帝,意思只是说对百官有些过宽或过严而已。太后还生气说,将要处罚弹劾苏东坡的人,可见太后很支持苏东坡了。虽然苏东坡深知太后很关爱自己,但巳对权力之争看的很淡与感到心寒了,所以并不想回击政敌们,只连续四次上表请求离京外任。这也说明苏东坡并不贪恋权势,而是想尽快离开这权力争斗之地,到地方为百姓作点实事为安了。可是苏东坡外任的请求未被批准,当月二十三日,朝庭宣布苏东坡仍任原职。苏东坡的心胸很开阔,他也不想追究弹劾他的政敌们,所以朝庭于当月二十七日又宣布赦免参与弹劾的官吏。
又过了两年多,苏东坡以为朝庭分忧为百姓办实事等多种理由,又再三上表请求离京外任,终于在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三月十一日如愿以偿。这次也去杭州任职,但不是副职通判了,而且头衔高于一般太守。是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兵浙西(浙西地区的军队统领)。北宋的淅西管辖六个区,包舍今江苏省一部分。而且离京前夕,皇帝还赐给苏东坡金镀鞍马、官袍、金带、银盒、茶叶等。不过苏东坡用不上马,临行时他将马送给穷门生李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