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经济适用房的思考
已有 346 次阅读2008-11-24 13:30
近两月媒体上说的经济适用房,定价是在3800左右,我不知道的是,他的经济适用性在哪里?
它比二环路的有些商品房还贵啊,在驷马桥商品房开盘价也才3400左右,比它在三环路的房子可是好多了啊,
我想它只能叫限价房吧,根本与经济适用房粘不上边啊
我认为要是经济适用房,应该是比照成都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吧,略偏上也可以算是,政府定的3800也不知是依据的什么,难道是该地段的房价平均水平吗,还是什么?
我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就是大多数的民众能承受的,在能力范围内的水平吧,可是现在不是,成都的工薪族就是不吃不喝也买不了你们所谓的经济适用房啊,最后,我还不能确定所谓的经济适用房落在谁的手里啊;适用就是刚好能满足生活所需的房子,可是现在的房子动辄就是上百平米,是让人享受的,而不是来满足基本生活的,而实际上,一个三口之家,只要有五六十平米就够了,君不见,有很多人可以将50平米的房子改成一厉二么,可是现在的商品房子,你能在这个范围内找到套二的房子么,不能吧,
我认为政所谓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又是一个阴谋,他要让它的经济适用房房价成为成都房价上涨的风向标,让房地产开发商,以它为比照,当有消费者置疑他们的房价的时候就可以说了:我的房价比经济适用房还低,你还要错过这个机会吗
总结:我的观点就是,经济适用房的定价不应该是房价的平均水平,而应该是当地的居民平均工资水平,或略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