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南山镇

已有 505 次阅读2008-12-27 22:25


   
 南山镇 
   
    
中江县南山镇人民政府 
地 址: 中江县南山镇槐北路85号 
邮 编: 618100 
电 话: (0838)7128002 
传 真: (0838)7128002 
  
简 介: 一、南山镇地理位置状况:
        南山镇位于中江县城南端,距中江县城5公里,与南华镇、辑庆镇、玉兴镇、合兴乡相连。地处龙泉山脉尾端,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全镇辖10行政村119个农业合作社,现有农户5258户,总人口20119个。耕地总面积17276亩,其中田7321亩,土10055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3450元,唐巴公路横贯全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方便,是中江县城的城郊结合部,是发展观光、生态农业首先之地,是中江县城的“菜蓝子”基地。

二、南山镇自然、气候状况:
       南山镇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多年来平均气温在18.5℃—19.3℃,年降雨量为730.9mm,无霜期大于278天,平均日照1305小时。土壤以中壤为主,质地适中,水气协调,耕性良好,酸碱性适宜,营养条件能基本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土壤速效磷和有效铁、锰、铜充足。大气质量好,经临测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3095—82)属清洁级,农业灌溉用水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也属清洁级,各临测参数均未超过“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规定范围,属清洁水平。

三、南山镇基础设施状况:
        1、交通:
        唐巴公路横贯全镇,全镇现有6条主要村道路,总里程28.4公里。可望在2007年底全部硬化,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现有社道路181.5公里,户间路82.3公里。由于线型差、基础差、坡度大、路基宽度不够,不利于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
        2、农田水利:
       由于南山地处人民渠尾段,每年生产生活用水都存在着极大的困难,现在南干渠太罗渠、严武支渠已全面实现了三面光,但全镇还存在着134100米的排洪沟、放水沟需要整治。
南山镇现有堰塘195口,拦河堰7节,除2006年挑塘17口外,其余堰塘都是多年未挑挖,蓄水保水困难,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人畜饮水:
       南山镇现有自来水厂三处,但都存在年久失修,管网破旧,设备老化,极需技改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老百姓普遍存在饮水困难(指自来水非灌区)。除2006、2007年已打机井585口外,还需打机井2440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山镇人畜饮水困难。
        4、农户建设:
近年来,在南山镇大力推广“三建五改”,新建沼气池700余口,但还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

四、社会事业和文化建设:
        1、学校
        南山镇现有镇中学一所,镇中心小学校1所,村小学校5所,入学率100%,能确保农村教育达标,但现在南山中学学生住房已成危房,急需改建。
        2、医疗卫生
        南山镇现有镇卫生院一所,各村无卫生站,村民就医条件较差,极需改进。

五、南山镇经济发展现状
        南山镇现有农户5258户,总人口20119人,其中农业人口19601人,南山镇以常规大田生产和劳务输出为主导,其它多种经营为补充,棚模蔬菜、早花生、早芋子为特色。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GDP)7462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17万元,粮食总产量5952吨,油菜总产量910吨,蚕茧总产量168吨,水果总产量315吨,猪、牛、羊肉总产量31257吨,年出栏生猪26065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188元。
南山镇的经济发展以抓示范、典型引路,采取“协会+支部”的模式,以协会联系农户,协会连结市场,发展壮大南山的特色产业。
        2007年3月成立的花生协会,发展地膜花生4500亩。
        2007年3月成立水果协会,建立名、优、特、新水果,生态园一个,面积达380余亩。
        2006年12月已成立南山食用菌协会,大力发展姬菇、黄背木耳等100万袋。
        现发展有特色蔬菜——棚膜蔬菜1800亩,早芋子4300亩,正计划成立蔬菜协会。
六、南山镇可开发利用自然经济资源
        1、场镇开发:
        为发展南山市场经济,加快南山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南山场镇已纳入规划可使用土地66亩,进行南山场镇整体开发。
         2、渔业资源
        南山现有堰塘196口,拦河堰7节,现有水域面积2040亩,大多数未承包,可利用现有水域面积进行水产养殖。
        3、青花椒
        依托三塘村9、10、11社青花椒基地,利用荒山空坪,发展青花椒产业,以新拱桥村200亩退耕还林地,发展青花椒种植。
        4、水果
       依托水果协会,南山水库生态园区,在槐树店、牵河村、洪波村,利用荒山空坪和山坡低产地800亩,发展名、优、特、新水果。
       5、蔬菜
       依托蔬菜协会,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使南山镇成为中江县的“菜蓝子”基地。结合有传统种植习惯和技术的中严村、三塘村、洪波村、三马村,发展棚膜蔬菜2000亩、早芋子1600亩、早花生3500亩。
        6、中药材
       依托安微协合成饮片公司,在南山上严村发展无公害中药材基地的优势,在南山镇的牵河村、上严村、中严村、三塘村发展无公害中药材600亩。
        7、食用菌
       以食用菌协会为基础,以种植大户为龙头,带动槐树店、三塘村、洪波村的食用菌发展状大。
        8、肉牛
       依托原畜牧局在南山建立的肉牛基地,在南山的牵河村、上严村、中严村、普桥村、三塘村、新拱桥村发展肉牛养殖,可发展肉牛养殖6000头。
        9、生猪
       结合南山有传统的养殖习惯和现有生猪养殖大户的带动,在南山镇大力推广生猪养殖,到2011年生猪出栏数可达39976头。
       10、小家禽畜
       依托温氏集团在中江发展的契机,结合南山养殖大户的带头作用,采取抓典型、示范。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