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援建北川中学不超过两亿是奢侈建设吗
Bczxtgp1963
文图
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一个叫王斌的记者,在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两亿元建北川中学有点奢侈》,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而同时就出现了很多的非议。我作为一个读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公民,对具有监督效应的文章非常的赞赏,但是对于像这种没有经过任何认真的调查、论证、也没有对实际情况的论证与思考而发出的言论,给不知道实际情况的网友们一个很不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得我们很多的爱心人士感到心寒,使我们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因为这些不和谐且不真实的因素而受到影响,我对他发表这样的不符合实际的文章很是不耻。当然他发这篇文章有他的意图,但是这种意图却是很让人思量的。
北川中学,在地震前是名不见经传的,也的确是一个不起眼的学校,北川县也的确是一个很小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也的确很少,甚至这个县在很长的时间里还要依靠国家政策的补贴和扶持才能够让全县人民正常的生活,但是她是我们国家土地上的儿女,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她。这次大地震这遍土地上的人民受到了灾难,因为有党和全国人民,这遍土地上的人民能够在爱心的呵护下重建家园。
北川中学,在地震前就是一所完全中学,在早期她也是四川省的一所重点中学,在四川省教育部门对四川的学校进行重新定位后,她不在是省重点中学,在2004年北川中学又通过创建成为了绵阳市示范校学校(也就是市重点学校),地震时她有在校学生2700多人,教职员工180多人。当时她主要服务于北川县的16万多老百姓。现在北川中学在校学生3350人,教师220多人,北川中学将服务余新划定的北川县23万多老百姓。
去年的大地震,北川中学损伤惨重,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的极大关心和帮助,温总理多次来北川中学,在地震后12天他来到北川中学,在看望复课的全体师生时他老人家说:“将来,还会有一所新的北川中学。它不仅是一种信念,而且是受灾地区人民,以至全国人民的一个象征。那就是说:有了孩子们,教育在继续,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全国人民都团结一心,要建设一所新的北川中学。在北川中学开工后他对我们说,一所新的北川中学就要诞生了,她不是一座普通的学校,她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这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中国侨联承担了援建北川中学的任务,中国侨联主席林军指出:北川中学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极为严重,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侨胞的深切同情和关注。为此,中国侨联多次联络国家有关部门和四川省政府,承担起援建北川中学的组织工作。对北川中学的援建不仅展现了广大侨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也体现了齐心协力所汇集的强大力量,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他们聚合全球爱心华人的力量要建好北川中学,侨联重建北川中学的资金大多来源海外侨胞的捐款。2008年8月27日,中国侨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援建北川中学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国侨联具体组织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援建北川中学项目启动。
重建北川中学由香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四所知名大学自愿参加设计,2009年9月21日,中国侨联援建北川中学项目设计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侨联林军主席就对设计团队做了指示,他说北川地处不发达地区,重建工作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国情,不能一味追求建世界一流、全国一流的学校,建校主要立足解决民生和孩子们的就学问题,要把握好质量好与实用性之间的“度”,但同时他说援建北川中学是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共同关注的大事、好事,要做实、做好,如同水立方是华侨华人支持奥运的标志性建筑一样,要把北川中学建设成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抗震救灾、支持灾后重建的爱的丰碑。根据林主席的要求,四所大学都对北川中学的新校园建设基地做了实地测算考察,各个设计团队的规划方案在北京、成都、绵阳等几个地方分别做了12次设计方案的汇报座谈研讨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中国侨联、国家建设部,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省建设厅等各个方面的领导和专家,通过每次研讨然后根据建设建筑专家的意见,几所学院的设计团队又对方案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在绵阳召开的第8次会议上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说,北川中学的重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虽然有广大海内外侨胞的积极捐资,但也不能追求奢侈豪华,应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颁标准来建设,要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信念,引导学生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侨联副主席、新闻发言人乔卫说:投资不超过2亿是我们初步设计的概算,这个概算既是根据当地与同等规模学校的设计类比而得,也是根据国家关于灾后学校重建的标准而得来的。这个设计概算得到了专家的论证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批准。5200人的全寄宿学校与72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是相应匹配的。北川中学的重建工程是“交钥匙工程”,这就意味着这次建设的费用,不仅仅是学校建筑费用,还包括学校的装修、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学校景观的建设等。在建设标准上,我们没有追求豪华,希望它是一所安全的、适用的、功能齐全的学校。我们一直把北川中学当做一个爱心事业来做,在考虑问题、选择材料、确定价格等每一个施工环节上都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以爱心为前提,要珍惜捐赠人的爱心,用好每一分钱。不能出现任何与捐赠人意愿不相符合的问题。最终,北川中学建设,需要多少资金,我们一定向社会公布。援建北川中学是一个阳光工程,既然是阳光工程,我们将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特别是广大媒体的监督。我们更希望相关媒体能到北川中学的施工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一切结论在调查研究之后。
一个参与了北川中学规划设计的专家说:新的北川中学在校学生将达到5200人,以40人/班记,将有130个班。平均每个年级有20十多个班。而随之配套的宿舍、食堂、实验楼都会增加。比如,我们在做电气设计的时候,没有上空调系统,仅使用了风扇跟散热器。在教室内,我们仅有一个电子教学用的投影仪(这在一般的学校设计中都是如此的)。但是,因为考虑到北川中学的特殊性,所以它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还有一点是拥有大量的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设施,比如公共部分设计了大量的残疾人坡道,在宿舍里有残疾人的紧急呼叫系统。为了减少造价,我们把原设计中的纪念堂取消了。至少从设计方来讲,我们的宗旨也是绝不能把这样一个学校设计成一个奢侈的学校,而实际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一个北京的房地产专家说:北川中学实际占地面积为225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即每平方米建筑费用大约为2770元,这样的费用建设公共建筑并不高。“学校的建设中,当然要考虑公共设施的建设,比如塑胶跑道、比如墙面装修、比如篮球场、草坪这些,那么这个费用要是算上,2770元/平米的费用,这实际做建筑的人都应该明白。一般小高层的建设费用大概为每平米1100—1300元左右,但是这个不包括装修费用,但公共设施还会再高一些。如果2亿的费用没有包含这些公共设施和装修费用在里面,那么这个费用就是高了。
根据以上一些情况,我们大家应该清楚,因为北川中学是一个叫钥匙工程,也就是在2009年8月移交的时候,北川中学校园内的所有设备设施都将建好,北川中学只是组织师生进入就可以正常进行的教学和学习,而且北川中学是按照5200人的完全中学规划,占地面积为225亩,总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8级抗震,9度设防,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建设,而且是投资不超过两个亿,因此这个学校的建设并不是奢侈的建设。
我们在来看看现在已经完成建设的两所学校,汶川一中2009年9月1日进入新校园,该学校占地16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初中、高中两片区域共19幢楼,包括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室内游泳池等,教学功能相当完善,学生规模5000人,教师人数在500人左右,总投资2.62亿。济南军区援建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八一中学,为2000人规模的寄宿制学校,设42个班,占地108亩,总建筑面积3.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建设标准:抗8级地震。学生宿舍为学生配备了物品柜、学习桌;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漱室,并有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楼层都有供学生饮水的热水炉;每栋宿舍楼都设有伤残学生宿舍,伤残学生的入户门、单人床、坐便器和浴盆等,也都做了无障碍处理。综合教学楼设有逃生通道,一旦遇有紧急情况,方便孩子迅速撤离。
北川中学由“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中铁二局承建,他们了组织优秀的技术队伍及管理人才,配备充足资源,以最好技术、最快行动、最高质量推进新北川中学建设。温总理去看望他们时对他们提出了希望,希望他们对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新北川中学建成一个安全的工程、高质量的工程,节俭的工程、清廉的工程!把全国人民、全球华人以及世界人民对灾区捐赠的钱物用好,把人民的血汗钱用好。不仅要让北川人民满意,而且还要让全国人民满意,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中铁二局也表示,他们一定将牢记温家宝总理的嘱托,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誓把北川中学建成灾后重建的样板工程,建设成具有丰碑意义的爱心工程,建设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为所有关心和支持北川中学重建的社会各界和全球华侨华人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灾区的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和谐、安全、坚固的校园。
我们也相信,有中国侨联的援建,他们一定会把握好各个关口,各个环节,有很多的社会监督单位的参与,有中铁二局认真细致的工程建造,有各级政府部门、建设部门的监管和检查,相信建设的新北川中学是适用的,而不是奢侈的。
北川中学 唐高平
本人原作,转载注明,平面媒体使用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