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家长会
已有 1011 次阅读2007-12-6 13:53
上周五,我们邀请了一部分家长到校参加了家长座谈会。有孩子在接到通知时就开始紧张,说明这些家伙们知道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担心我们一见面他的问题就曝光。
其实把大家一起齐整整地叫来坐一起说事,根本说不了什么事,要一对一地指着谁说说问题,都是三两句草草了事。所以我其实不是很愿意开家长会。不过上周五的家长会,我们倒真是说了些实在的事,问题其实大家都清楚,我们就是提要求,大家拿到手里的学习要求后我都附上一句话,多半是孩子身上最突出的问题。
当天家长会开始前,我安排了两个孩子在教室里发资料,结果发现两个孩子根本忙不过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很多家长领了资料后都茫然地在教室里找孩子的座位,两个姑娘就只好一一地把家长带了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当时我心里也有一些自责,看来这学期,我把大家请到学校的频率太低了,我们好多家长估计这学期一次都没有到过学校,所以才会找不到孩子的座位。请大家到学校,估计有的哥哥姐姐是不太有时间的,而且孩子知道了也会有心理负担,所以我更乐意的是大家没事,把学校当成一个串门的地方,没事路过时进来悬摆两句,下午放学了,我多半要到近6点才走,进来陪一下圈圈也是可以哈。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对一地慢慢谈,估计比家长会有效一千倍。
家长会上的资料是我们对学习的基本要求,相信大家这两天已经在严格监督孩子了。那天没有来的家长估计也和孩子一起细细了解了要求。基本的内容我们就不重复了,今天是想对一些能力拓展上的要求跟大家交流一下。
阅读拓展:
三年级的孩子,图画书的量要减少,可以看一些中、长篇小说了。比如我们之前的推荐书,他们现在阅读完全没有问题,如果你的孩子阅读此类书还很困难,那就先认真做好基本要求。孩子们可以开始涉猎一些中外名著了。阅读之后应该能就故事谈一些感受,一句话的感受肯定是过不了关的,但要让他一口气说一堆话,又不现实,谈感受应该是你来我往的对话,在对话慢慢梳理他的思路,形成条理清楚思路,和交流习惯。
电视:
允许看电视。每天如果学习轻松,看一会电视可以,但不能看连续剧。中央4、10和少儿频道是首选。要是时间合适,看看7点的新闻也可以。不过10台的社会,人生这样的节目就不要看了。《探索与发现》《绿色空间》《科技博览》等可以好好欣赏。那些莫名其妙的连续剧,不看也罢,有的孩子的语言、行为就是来自于这些垃圾节目。
活动:
很多家庭的周末活动都是大人麻将,小孩电视,再一顿好吃,然后就逼着孩子写日记,还说“我带你耍了的,写,快写。”我的天,写什么!由于一些原因,我现在不敢和大家一起周末出游,不过咱们班住得近的孩子,周末可以大人相约,一起出去爬山,野餐,骑车...团体活动肯定要比一家人有意思得多,而且孩子间的交往时间也有保障。三年级了,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有社会意义的活动了,小区的公益活动,参观活动,都能促进孩子的发展,丰富他们的生活。
兴趣班:
孩子喜欢就学,不喜欢不要强加,不然他会有一千个理由来粉碎你的信心。作文和奥数如果在坚持,那平时的练习如果不跟上,是达不到训练效果的。有家长问我孩子读什么兴趣班好。我说我要有孩子,必读的是书法和围棋,不为别的,养心,养性,养习惯,练思维。
量化要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我们有一些明确的要求。作文力争每次翻页,听写保证在90以上,考试90以上,在3年级上期完全自如使用钢笔。识字3000至4000个,能熟练书写2000个左右。
最近数学学到两步混合应用题,思路不清的孩子可能要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