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孩子们讨论这样的话题 --生命
已有 714 次阅读2008-2-22 00:34
今天的课文《平分生命》是个小小的故事,“生命”实在是个太抽象的词语了,所以我上这课其实心里没有底,咱们这些才9岁,甚至有的还刚足8 岁的孩子们能从中收获些什么呢?
不过我还是打算冒险,所以一上课,我就把“生命”两个字放在了黑板上,问他们:“看到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有点难,有孩子犹豫着举起了手,真不知道他们的答案会是什么,我也变得犹豫了。不过课好歹要进行下去,我一抬手,孩子站起来说:“看到这个词语,我想到了生命是脆弱的。”
说实话,在我丢出这个问题之前,我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确实,语文有太多的意向可以表达,所以极可能出现的每一种答案都是最正确的。我激动地把“脆弱”两个字写在了黑板上。
开了个头,马上有孩子得到了启发,于是一个个精彩的答案出现了:
“我觉得生命是 有限的。”
“我想到了在生命面前,人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样平等的。”
“我觉得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它是珍贵的。”
“我想到了战争时期,好多战士们为了胜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是啊,孩子们的话给了我很多启发,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它不可重头再来,不可能被复制,所以才格外珍贵,而今天的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却要把自己的生命分给别人......”
我把题目补充完整。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要分?”
“我想知道他是怎么分的?”
“我想知道他把生命分给了谁?”
带着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开始品读这则小故事。
内容其实简单之极。梳理了课文内容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掩上了书。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最打动人心的片断在哪里?”
“我觉得故事最后小哥哥要和妹妹平分生命那个片断最打动我,生命只有一次,哥哥却能那样郑重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爱妹妹。”
“当我得知这个小哥哥只有10岁时,我感动了,因为小哥哥并不比我们大多少,可是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我感动。”
“我觉得文章开头写到他们兄妹两相依为命,是彼此唯一的亲人这句话特别能打动我,兄妹两没有父母的关爱,却能顽强的生活,我佩服他们。”
“我认为哥哥面对医生的征询时,犹豫后的点头让我震撼,小哥哥这时认为输血会死去,可他却决定把生的希望留给心爱的妹妹,我为他的勇敢而感动。”
他们你一言我一句,搞得我都没发表意见的机会了,好不容易我插了句:“方老师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最让我感动的文字......”话没有说完,又看到有孩子在举手,机会转让。
“我觉得小哥哥在整个输血的过程里,安静地一动不动,只是一直对着邻床的妹妹微笑让我特别感动。小哥哥一直在忍受着痛苦,可是为了不让妹妹担心,他向妹妹展现着他最美的笑容,小哥哥对妹妹的爱让他变得勇敢。”
惨了,孩子们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的确,故事虽小,可留给孩子们的感动是最真实的。
最后一个问题:“今天上课时我们讨论了关于生命带给我们的感悟,那么在品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对生命这个词语有了什么别的理解吗?”
同样的短短的沉默之后,
“原来生命是可以和人分享的。”
“生命虽然有限,可在爱你的人心里,生命是无限的。”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当我们有了最爱的,最想保护的东西时,我们会勇敢地做出选择。”
“是啊,如果生命孤独存在,那会失去意义,正是有了我们爱的,珍惜的,生命也才有了更多的内容,所以生命也是可以越来越丰富的。希望孩子们在品味这个故事时,也开始口味自己的生命的味道。”
学习到这里,结束了。
之所以记录下这些琐碎的对话,是因为第一次,可以和这些小毛孩子们讨论看来很重大的问题了,从两年来单纯地愉快地传递,到今天的这一课,我开始体会到交流的愉快了,故事也许沉重,可学习给我和孩子们的愉悦,却更是我要好好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