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龙门山小穿越发现山体移位大危险
——从石门洞到小龙潭
【图文作者:赵家渡】
2008“
上午不到九点,我和周大哥携带简单装备驾车从广汉出发,车沿北京大道前行,在莹华镇左拐进山,进山之后路渐渐难行起来,走走停停挨拢公路尽头石门洞所属小村已是上午十点半。
还好,找向导没费工夫,简单交流之后把车停在向导家便整装出发。
原以为按平原的天气常识选定的日子不会错,进山方知错上错,山里不同山外,几天来的小雨把整个龙门山脉弄得流汤滴水的,而唯一一条通向半山腰的羊肠小道除了人走外还兼负伐木溜木任务,如此一来,摆在我们眼前那里是路,它分明就是一条陡峭的乱石夹着泥桨的溜漕。
别无选择,上路吧!沿着这条一歩三滑的上山路我们艰难地前行,在半山腰,分别遇到过拉溜木的伐木工人和挖折耳根的村姑,过后碰巧见到的松鼠让我们兴奋了好一阵。三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达顶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并没有让我们享受多久,当我们战战兢兢地攀藤蔓跨乱石下到海拔1800米——1700米叫着和尚山的坡地时,厚朴林和杉树林中大量因地震后陆续形成的山体裂缝和深不见底的坑洞表示着这山体仍在不断移位,这一幕让我们感到了似乎随时都会到来的危险。
这潜在的危险不仅威胁登山者,山脚下就是白水河小龙潭深深峡谷,今年的雨季将要到来,如若这山体裂缝在暴雨的冲刷下轰然崩塌,巨大的堰塞湖将会对下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更大威胁。
此说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这样的景象在离小龙潭不足千米距离的另一河叉大龙潭地区几乎年年都在上演,只因那方地形上窄下宽,受此影响所幸没有造成大灾难。
真的很希望有关部门注意到这山顶的大危险。
终于下到山底。晚上在农家专为我们燃起的火堆前烤干了鞋袜。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从白水河东南方向翻越海拔近2000米的将军坪回到位于什邡石门洞村的出发点。回到出发地已经是第二天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