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银厂沟 途中竟不小心掉进“海窝子”

热度 7已有 3735 次阅读2010-5-24 13:17 |个人分类:再探银厂沟|

走银厂沟  途中竟不小心掉进“海窝子”  [古镇图文:赵家渡]

 

 

    说起“海窝子这个名字,可能好多人还搞不醒豁,

 

    其实它就是从成都去银厂沟中途路过的那个叫新兴镇曾经的老名字。

 

 

    很久以前,有网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建议我去拍那里的古街古镇,

 

    但我每次都匆匆忙忙从镇旁路过,拍照的事一直未能实现。

 

 

    “512”两周年过后的一天,我又一次从海窝子旁边走过,突兀一座仿古牌坊映入眼帘,

 

    它的出现,让我想起了网友曾经的留言。

 

 

    于是,我寻着新铺设的青石板路面,不知觉中竟走进了一座正恢复重建中的“新古镇,

 

    那曾震垮的老镇里旧貌换新颜:街道,商铺,小桥,流水,木刻窗格,雕梁画栋,小青瓦,吊角楼,一应俱全,令人惊叹。

 

 

    也许你会说:又一座仿古“作品”而已,不值一提。

 

    其实,我和你一样也喜欢古风犹存的原生小镇,多年来四方寻觅它也就为了在清冷的石板街道上去感受逝去的时代和早已飘散的辉煌,在物欲至上浮躁催人的当今让留存心底的宁静和淡泊心愿得以暂时安身。或许,海窝子这样的“古镇”缺少这样的功能,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它。

 

 

    我并不想学说官话,把什么工程都往灾后重建这个框里装,但对这个用钢筋水泥复制的海窝子,我却要说:

 

    既然重建,当然要比旧镇建得更好更舒适才妙,是当地提升家居生活质量也是试图打造旅游景观以此活跃经济的需要,它的特色或许就在“重建”和“新”上。

 

 

    在尚未完工的街头,我很幸运有机会去想象它的明天:“古镇”落成之日,我们见到的会是一座带着古风古意的新古镇,

 

    她的亮相就如同一位刚从地震废墟中走出身着古装旗袍的现代少女,一定会惊艳四方。

 

 

    海窝子,我们期待这个曾经的古镇再次重现,尽这样的仿古古镇多如过江之鲫,

 

    但它因灾重建的命运或许会让我们想起过去的时光,会让我们心中对美的那份追求得以实现。                                     

                                                                [图文:赵家渡]2010-5-21于广汉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赵家渡 2010-5-25 15:04
刚才的地震,看经纬度,震中离丹景山和海窝子不远,但愿没事哈!
回复 monocrat 2010-10-26 12:08
万圣节快来了,,,,愿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
回复 axxxcthy 2010-10-26 13:57
有趣...
回复 monocrat 2010-12-7 16:15
拜望朋友!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