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四川俚语

已有 2342 次阅读2006-12-8 11:02


    -----“刘前进”:

    此语在前主要流行于成都以北的盆周地区,意指某人行为带“瓜”相,贬义,轻微的骂人也用到它。

    此话是由一句歇后语形成的,原话是:刘前----进“瓜”。

    相传,清代新都一农人,姓刘名前,善种瓜,新都县衙每日所用瓜均由刘前供应,久而久之便在坊间有了“刘前进----瓜”这句歇后语。

    开玩笑或骂人,便只用刘前进,而隐去“瓜”字,川人的含蓄灰谐显露于此。

    ----“颤翎子”:

    此语在川西平原上流传甚广,意指某人在语言行为上多动,好接嘴,爱乱发议论,懂得不懂得都爱乱说。

    此语是由川剧中演员头戴的野鸡翎子的动作演变而来的。

    川剧中,演员未出,野鸡翎子先颤动着出来了,演出中,那翎子会一直颤抖不停,除非演员用手把它握住。

    川人用它来形容这种类型的人倒也妥贴,有趣。

    ----“捡魌头”:

    这话在说四川话的地方流传很广,意思也很明白,就是捡便宜。

    据老前辈李劫人先生的解释,“魌头”是个名称,是指古时民间送葬,为避邪驱鬼,就用面食做成鬼头模样,沿途散发,供人捡食,这就是捡魌头。

    ----“悠羞肉”:

    此话已在四川民间完全消失,我也是小时听读过书且见过世面的老外公说的,这个词曾经在成都以北的新都广汉金堂以及德阳流传过,指客人在席桌上,面对菜盘中剩下的唯一一块肉时的称呼:。

    意思是,如果不吃它,有点悠(诱)人,冒然伸筷子又是实在很羞的事。由此看来,四川古时乡里的克己之风甚盛。
                                                                <赵家渡>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sjh1951 2006-12-8 11:02
棒老二
是只专门靠抢东西为生,不明事理的人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tlg(未注册) 2007-9-28 20:16

                      
回复 songrongjie 2009-4-16 08:38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