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级”淮口镇的地位演变说开去

已有 1806 次阅读2007-2-1 22:16

                 从“地级”淮口镇的地位演变说开去
    
    打小在金堂县赵镇生活,老辈人总习惯把地处金堂“下五区”的淮口镇称为“淮州”,把去淮口叫着“下淮州”。听他们州啊州的叫甚觉奇怪,明明是偏僻的小镇嘛,何时升的“州级”?这样的疑问今日终于有了答案。

    据晚报载:昨日,金堂县淮口镇州城村惊现超大规模的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证实,此遗址正是《金堂县志》记载宋乾德五年设置的怀安军政府所在地。

    现场考古专家很肯定地说:“此遗址就是宋乾德五年设置的怀安军政府所在地!它是一个集政治文化、军事防御、居民生活等为一体的州城遗址,如果复原就会是一座完整的宋代城池,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而这类政府与军队合在一地的遗址在成都还是首次发现。”  

    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让我们知道了淮口这个偏僻小镇曾经有过的辉煌,它让周遭那些高高在上的一贯鄙夷农民的县城级们突然间矮下半截,“人家过去也阔过嘛……”。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地位<级别>变化是很大的,仅在成都平原上做过州府级的县城就有崇州彭州汉州等等,就连象淮口这样的边远乡镇历史上也有“地级”地位。

    有这种待遇的不仅在镇上,就连小村子有这种待遇的在历史上也不鲜见,多年前我因事去河北的易县,在清西陵附近的一个叫“凤凰台”的小山村村口,见到一块保护甚好的下马石,一打听,方知在清代的两百年里因替皇家守陵,此村待遇甚高,村长五品,真正的地市级,过往官员是要下马拜见的啊。

    更值得一提的便是地处四川东北部的县级阆中市,她在清顺治三年至康熙三年的近二十年时间里曾做过四川省的省会,史称“保宁政权”时期,级别低么。

    “淮州”城遗址的发掘,又一次提醒那些把城市“地级市”级别看得过重,想在提升“级别”中永远得益的人注意: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沧海桑田的事经常都在发生,特别是当今朝野都对“市管县”体制议论颇多之时,有些思想准备总是好些。
                                                                  <赵家渡>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四川在线网友 2007-2-1 22:16
o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cysc(未注册) 2009-6-24 11:19
好友,给你拜个早年!祝你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现在正是人类最危险的时候,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怎么办呢?你的文章很不错,有些写得很真实,尤其是唐山大地震,死了那么多人。你用最真实的一面展现了那时的情景。
那么现在怎么办呢?
请看看:
http://cysc.blogms.com/blog/BlogView.aspx?BlogCode=cysc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