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隆昌,迎着小雨过内江到资中奔罗泉古镇而去。
道路不错,但交通标志不明显。
小镇古朴得略显寒酸。


镇旁的小河景致不错,但水不净。

全国唯一的一座盐神庙就坐落在街口,供奉着管仲。看样子里面有道士在打坐。




多角度看这座饱经风霜的苍老建筑,石阶上的岁月磨痕分外扎眼。

小憩。

人流如识。

原生态的小镇依然繁荣。

到处都少不了时麾的青年。

补席子这个行业许多地方都消失了。

这老者的打扮很奇特,有大明朝的装扮遗风。

老者对自己的装束很自信。

包皮蛋的生意还不错。

路边理发还带掏耳。

小巷深深。


城隍庙象普通民宅,有人说这里曾有人家居住过。

街边的旧房上不时能见到精细的木雕。

但朽得也很历害。

这里竟是“四川保路同志会的会址”之一,这个连接着清政府倒台民国政府兴起的重要遗址而今有点寒酸。

屋里潮湿空寂,那个胡乱画的基督十字架显得扎眼。
象这样原生态的古镇的确需要开发,但开发后,古镇风貌又荡然无存。
这便是古镇开发的两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