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与 金堂慈云寺
已有 1257 次阅读2008-1-29 15:37
“南海一号”与 金堂慈云寺
近日,“南海一号”的考古打捞工程在全国亿万人的关注之下草草结束了,当人们还没有从那价值“3000亿美元”“海上敦煌”“水下长城”“水下兵马俑”的中地球大彩特等奖的兴奋中回过神来,各路媒体的无情暴料让人们大跌眼镜。
这次“南海一号”的打捞工程本是一次普通的科学的考古活动,却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功利驱使下,耗巨资杀鸡取卵,不顾专家的意见把一个正常的考古活动逐渐演变成一次本地旅游景点推介闹剧。 (见2008.1.25四川文摘周报16版《谁娱乐了“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的事过去了,我们都权当被那个南海一隅小小的阳江的官员们娱乐了一盘。
笑过之后,我倒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那是在十多年前,地处四川盆地的金堂县正在大力打造云顶山风景区,各项筹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恰逢我一个陈姓朋友在主持此项工程,一次朋友聚会,他告诉我说,景点对外宣传推介的重点将集中在“一人一寺一战场”上。
主意不错!
一寺:慈云寺;
一战场:宋蒙战争中的云顶石城,有城有书有文物为证;这无可争议。
但说到人便犯了难,据现存于寺内的大清同治七年由成都府金堂知县等一干重量级人物,外加众多僧侣共同署名,立碑存世的《慈云寺高僧列传碑记》中所记载的第一人便是鼎鼎大名的世高法师。
世高法师何许人也?世高法师者,古安息国王子也,安息国现属伊朗,安世高王子弃王位,于公元二世纪中叶来中国传佛教译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可谓重中之重的人物,有此名坐镇云顶山慈云寺,香火岂有不旺,旅游岂有不兴的道理。
但金堂的旅游部门领导和山顶寺院的僧人们对此等大好事却慎之又慎,没有仅凭碑上几句:“世高后入蜀石城山,创天宫寺住锡焉,师名震江淮,为兴寺建塔之始,……,”就貌然下结论:大呼两千年前安世高在此结庐建寺!
而是组织力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事实上后来遍查汉书及佛经人物纪,从中的确没发现有安世高入蜀记载。
以至金堂在云顶山的旅游宣传中一直都没有提及安世高的名字,虽说有点遗撼,但却显示了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他们对此很坦然,如果今后,在考古及文物调查中找到了可以证明安世高大师曾入过蜀并创建云顶石城山天宫寺的证据时再做推介宣传也不迟。
以此对照“南海一号”,过去金堂在云顶山风景区的推介上似乎要显得明智些和科学些,由此,今后的遗撼可能也要少些。
这与当今各地,包括阳江“南海一号”在内出现的拿着封皮当告示,拿着鸡毛当令箭,开发推介景点时动不动就“天下第一、就都城皇家、就价值连城、就奇迹胜地……”的怪象更不可相提并论。
旅游景点的推介同做其它事一样,要长久要兴旺还是诚实些科学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