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水面上的银元 [之二]
已有 818 次阅读2008-4-14 09:11
漂浮在水面上的银元 [之二]
许多年前,他在三十里外的城厢镇东街刻字舖当学徒期满之后,怀揣着师傅写给他朋友的一张推荐便条,足穿草鞋只身来到这个举目无亲的繁华小城,那年他才十六岁。[赵家渡]
在城里,经师傅那位很不错的朋友牵线,在店铺集中的上正街中段,拣一处屋檐,凭临时置办的桌橙家什和他那张怯生生的黄面孔,渐渐在这里立下了脚。
开初,城里的人只是按他们自己的习惯,姓加职业,叫他石章,如果有其它姓氏的人来这里从事此职业,他们也会叫他“李章、王章”什么的,尽管这个名字不象后来的“石章大”平仄合度有份量,叫起来顺口有力,但石章这个名字的出现,标致着小城居民承认了他的存在,并热情地接纳了他。
一晃三年过去了,石章大的生意仍然是一桌一橙一把刻刀,仍然是一张稚气未脱的黄面孔,可当他请街里上得台面的人物在民生茶铺作中,从腰间裹兜(儿)里掏出一包沉甸甸白花花的银元,买下河坝街几间厢房的时候,倒让那些曾经同情并帮助过他的手艺人们扎扎实实地吃了一惊,也使他们知道了这个小小的刻字匠,除去每日里精心干活外,还能倒腾点别的物件赚钱,将来兴许是个人物也说不定。
随之,他的形象在同伴们的心中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脸似乎也不那么黄了,身板也似乎更直更高大了,以致后来,每到清晨开店门之前和黄昏收摊时分,便有人招呼他到民生茶铺吃茶,碰到大家高兴点的时间,连茶钱也会有人争着代付的。
以后的日子既平常又普通,能激起石章大热情的事,不外乎结婚生子、逢年过节和初一十五打牙祭几件事。平日里,生活就象一串暗淡无光的念珠一样,不断地往复循环,无止无境,
要不是发生在全国解放前的那一段对他而言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石章”这名字后面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坠上一个“大”字的。[赵家渡]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