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AP
登录
注册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首页
我的推荐
兴 趣
排行榜
城市论坛
收藏
天府社区
›
赵家渡
›
日志
关注TA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赵家渡
https://bbs.scol.com.cn/?587417
主题
个人资料
峨眉香火两重天的感悟
已有 2929 次阅读
2008-9-27 09:46
峨眉香火两重天的感悟
[洪椿坪殿堂前花香袭人]
[金顶之上也香烛旺盛]
峨眉山佛寺众多,但我在几天的游历中感觉各寺庙的香火状况却冷暖两重天,沿公路一线如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直至金顶诸寺香火旺盛烟雾燎绕,而沿徒步山路一线的寺庙如洗象池、遇仙寺、仙峰寺直至洪椿坪等寺庙就冷清了许多,尽管如此,我却更喜欢后者,例如在洪椿坪,寺庙里宁静平和,鲜花和游鱼代替了香烟燎绕,我以为这恰是对佛学“出世”理想的最好诠释。
据说,“5.12”之后,受震灾波及连累,峨眉山的游客较之前少了些,因而山中各寺庙的香火也不及之前旺盛,几天游历下来,亲眼所见,的确如此,撇开谋利因素,我倒以为这是好事,让寺庙和游客们落得几分清静。
走过国内众多寺庙,只要稍有点名气的,无不被那香火浓烟层层遮掩,让人难以痛块呼吸,再加上个别不良“僧侣”和顽劣“信徒”对好奇游客引诱设局,把香做得如同孙吾空的金箍捧一般大小,以“烧高香”求大富贵为名连骗代诈,把个供奉进香的虔诚行为变成一个骗人钱财把香火当柴烧恶劣行当,这会让佛教蒙羞,让佛祖背过。
为这香火礼拜之事,有学佛高人告诉过我:烧香礼拜自古有之,据《香乘》卷二引《汉书》称:“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此言也将香火的意思说明了,烧香风俗的形成是有根有源的。
但由此并不能说烧高香、大香、贵香是好主意,按现在佛寺的要求:“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就行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才是烧香的本意,只要心诚一杯清水也是行得的。
在外地一寺庙,一僧曾给我讲过,要烧香的话,在大雄宝殿前燃三支香既可,切不要把香当柴烧,我信这话。
“十.一”大假将至,人们出行游山逛庙拜佛时切莫去信那些拿所谓高香大香贵香诱惑你的人,这样既维护了环境也回避了骗局更保护了自已的钱包。
收藏
邀请
举报
全部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
探访中缅边境那座神秘的洞窟
•
瑞丽的佛——南传佛教别样感受
•
日志怎么上不了图片
•
在金堂云顶山寺收望雪景很享受
•
毕棚沟的这场雪来得有点早
•
到松潘古城看松潘狗的想法很瓜
发表评论
评论 (
2
个评论)
回复
赵家渡
2008-9-27 09:46
“山居老屋”说的极是,学习了。
看来这“在线上”高人实在很多,还望多多指点才是!
彩虹炫
|
匿名卡
|
山居老屋(未注册)
2008-9-28 20:06
"这会让佛教蒙羞,让佛祖背过。"
前者真,后者虚。在佛教的道场做不如法的事,有过自担。佛非凡夫,离功过心,众生有过亦是自担,染污的亦是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