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不吃味精是好习惯吗

已有 1038 次阅读2009-1-11 21:12

                       
                       县委书记不吃味精是好习惯吗

    据报载(《华西都市报》2009.1.9第四版),某同志新年里赴汶川履新,任县委书记,这本是正常的新老交替,可我们尊敬的书记同志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时,不忘向外界公布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吃味精,着实让人有点意外。在他的“语录”(“语录”一词,所载文中句,照实录)中,“不吃味精”这条被放在重要位置,据本人说,“这是要和老百姓保持一个味道”,想必这也是他要表示的真实意思。

    读过之后,让我们有了些许疑问:书记不吃味精是好习惯吗?味精是奢侈品吗?不吃味精就能和老百姓保持一致吗?现在的农民真的很少吃味精吗?等等。

    说到个人生活习惯,那本是私事,烟酒糖茶,各有所好,只要不妨碍他人,自取自用,也就无关紧要。可是,任职一地震重灾区的县委书记,说大不大说小可不小,提调各种资源的权力堪与昔日之封疆大吏比肩,位居要津,万人瞻望。不可一时兴起,先问苍生后问菜,把“不吃味精”的习惯广而告知,广告出去不打紧,但它弄不好会让灾区当地干部群众一时间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记得很多年前,我看过一短篇小说,题目大概叫《爱吃臭咸鸭蛋的县长》,说一个人履新某地,行前被人打听出此公好吃臭咸鸭蛋,仅此一好,便令当地臭咸鸭蛋一时价格暴涨,许多业者甚至把上好的咸鸭蛋故意弄臭了往外销,就此生出许多麻烦来,……虽说那是文艺作品,当不得真,但“投其所好,送其所要”的阵腐之风在社会中是存在的。

    我曾亲历过的一件事,恰巧说明位居要津者的生活习惯一旦偏执了,对大众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麻烦。那是在文革后期,华北某地接待一工农出身的“大人物”,根据上级指示一切从简,这好办,不讲排场就是了,但此公有一习惯,每餐必食一只蒸红薯,这可难坏了当地干部,北方大冬天里,冰封雪冻,那去找这劳什子,于是不得己,陆空并进,好不容易从南边搞来一筐红薯,如果要计成本的话,这筐红薯的价值远远超过一整车的海鲜鱼虾了。

    由此看来,对大多数正常人而言,个人爱好和生活习惯没什么好坏之分,不管人喜好什么不喜好什么都是因缘而生,好食酒肉与好食青菜罗卜、好抽雪茄卷烟与好叭旱烟叶子烟,价值虽不同但本质相同,本身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一旦放错地方或用错方式,其后患极大,切不可因“不食茶不食味精”的习惯爱好看起来很平民化而自得。

    首先,因为你的职位就决定你不完全属于你自己,你身处灾区,有公务,有应酬,要下乡进镇,要访问灾民,盒饭吃不吃,方便面吃不吃,路边的小餐馆进不进,小食小炒吃不吃……,而今地球人都知道,在民间普通人的生活中,味精早就不属奢侈品,别说相对富裕点的汶川就是再边远地区的农民,只要愿意都是消费得起的,何况,现今在民间有多少食品又离得开味精呢。要想与味精隔绝,除非自带厨子,随处埋锅造饭,如其果真如此,那还是“与百姓一个味道”吗,况且,你把“不吃味精”的习惯已上升至“与百姓保持一个味道”的政治高度,别人又怎么去适应这个高度。

    其次,如果你在个人不吃味精的习惯上再偏执些,那就更麻烦了:假如有下级稍疏忽,端上了掺过味精的菜乍办,挨批吗,丢官吗;如若那些惯钻营投机者,投其所好,提前找老鸡煨出高汤,再配合上等肉菜,不用味精做出上好的私家菜来款待你,岂不既得便宜又卖乖。这对建立公平的干部考评制度不利,对木讷不善迎合的务实干部也不公平。

    所以,担当领导担当某把手的“公众人物”些,切不可把个人爱好习惯挂在嘴上,在对待个人爱好和个人生活习惯上更不可过于偏执。我认为,最好的个人爱好和个人生活习惯就是能够随和处事,入乡随俗,特别在个人饮食起居上多随大众,民众吃什么就跟着吃什么,民众的喜好习惯就是自已的喜好习惯,暂不习惯的就学着习惯,不搞特殊,更不另类兴潮……,碰巧摊上这样的地方领导才是一方民众的福气。



    说了这些,就权当就事论事的闲言碎语,决无要褒贬谁的意思,只想当事者把事做得完美些而已,为了灾区重建,为了汶川苍生大众,随和些,对灾区饮食环境宽待些才好。

    [赵家渡2009.1.1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冷月无声 2009-1-11 21:12
这个书记不会幼稚到这种程度。不吃味精不会是在大会上说的,而是私下在饭桌上说的。
回复 金温江人 2009-1-13 17:43
“不吃味精”,也许是县委书记随口而说的,被一帮无聊的记者大肆宣传,哗众取宠罢了!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