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摄乐园零七年十月嘉阳小火车摄影活动

已有 3631 次阅读2007-10-28 21:17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26日,终于与绵阳摄乐园的朋友们,成行了嘉阳小火车摄影活动。我特地拿了一张大家摄影小火车中的镜头,做了今天的天气预报背景图片,这在我聊天儿天气预报配图中,不以绵阳风光为背景的照片,是少见的。

26日下午基本上是坐车,从绵阳到成都,再到乐山,晚上八时过抵达嘉阳集团的三井,也就是嘉阳小火车的跃进站。一个叫张火痴的小伙子迎接了我们,把我们带到了他的“火痴俱乐部”,原来他这俱乐部就在我们住宿的同一幢楼。我没想到,门口挂着矿区卫生院的招牌,进去了,却是医院在前面,后面是“火痴俱乐部”,然后有美容院和足浴室,再过去305号房间,居然就是安排我们吃晚餐那家馆子租用的进餐间。而我们住宿的招待所就在五楼上。原来看似平地而进的一楼,却是建筑在坡上的第三层楼了。



在这里,我们参观着,听着火痴张的介绍。不过,我没有记住多少,因为眼光更多地放在图片上了。这晚餐之后,我跟渔夫等五个网友组成常委会,专门在张火痴的俱乐部里讨论了后面两天摄影活动的计划。然后我随几个拍夜景的朋友,到了跃进站附近拍铁轨。拍夜景,由于我没带三角架,有些湖了。但冰猪的影子还是很美丽的。








网络资料:

在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南约5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长19.84公里的芭石铁路(芭蕉沟至石溪镇)。铁路上开着的小型蒸汽火车轨距仅为76.2厘米,车厢要比普通火车小一半,又因其权属四川嘉阳集团,故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嘉阳小火车”。

嘉阳小火车使用的机车,是我国运用国外技术自行改进生产的蒸汽机车,它以蒸汽机作原动力,由蒸汽锅炉、蒸汽机、车架、车厢、制动装置以及贮存燃料和水的煤水车等组成。蒸汽机曾经引发了机器大生产,它是工业技术革命的里程碑。从1825年世界上出现第一辆蒸汽机车到现在,这种蒸汽机车已有180年的历史。在我国上个世纪50—80年代,这些蒸汽机也曾为我们的社会进步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嘉阳小火车从1958年开始在这个深山区运行,主要用于煤炭运输。由于职工要去山里的煤矿上班,山里的居民和村民要出山,故小火车就在煤车后面加挂客车车厢,开始客货两运。到了80年末,随着电子、网络时代的悄然来临,嘉阳蒸汽机小火车在完成其特定时期的煤炭运输使命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嘉阳的煤炭运输改用了效率更高、马力更大、环保功能更好的电力机车担任。

然而嘉阳小火车并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因为地处崇山峻岭的山民要走出深山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时还离不开这种传统的交通工具呢!据嘉阳集团工程师介绍,从石溪镇到芭沟镇,全长有19.84公里,一路上不仅弯道多、隧道多,坡度也大,就连小火车跑起来也得注意控制速度,让它“悠着点”。它的最大坡度为36.14‰,爬坡的时候很费劲,小火车平常只拉7节车厢,即便在节假日运输高峰期,小火车最多也只能拉9节。

小火车在山坡上动力十足,它的爬坡性能比内燃机和电力机车都来得好,所以几十年来一直成了这里山区的货客运输主力军。有趣的是,当世界各地一列列蒸汽机车相继退役逐渐从铁路线上销声匿迹之时,嘉阳小火车却因其特殊的原因和特殊的作用,成了世界上唯一还在运行的客运蒸汽窄轨小火车,它被人们称为“最后的蒸汽机”、“工业革命的活化石”。

嘉阳小火车有7节车厢。不过它实在太小,每节车厢只有20个座位,看起来就像个小中巴。乘务员介绍说:小火车每天有四班,最早的一趟凌晨7时开始发车,风雨无阻,准点率很高,所以当地的住户都养成了听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来判断时间的习惯。它的起点站是石溪镇,终点站在小巧精致的芭蕉沟。在短短的19.84公里铁路沿线设立了9个小站,其中还有一个“招手停”小站。火车也能招手停,这可真是嘉阳小火车的一大特色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它小,可它每节车厢都有一位乘务员,整车还有一位列车长和乘警。每到一个小站,村民们上下车的时候,乘务员便要卖票收钱,维持秩序,有时还帮村民们搬运货物,下坡的时候则要手动操作刹车装置。到了过年的时候,这里也会掀起春运小高潮呢!那时得挂上11节车厢才行!更有趣的是因为嘉阳小火车采用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技术,尽管它现在已经大大地落伍于时代了,可这个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特别迷恋过去古老的东西,许多外国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想看看这种属于几个世纪以前的东西。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来这里看这“活化石”的有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游人,他们携带着各类照相机、摄像机,总是对着小火车猛拍。有的人不过瘾,索性包了小火车作为“专列”反反复复地开过来开过去,直到把自己背包中的胶卷和磁带都耗完为止。当那些老外坐在简陋的车厢里,晃晃悠悠于蜿蜒曲折的崇山峻岭之间,他们风趣地把这种感受称之为“晃舞”。坐在小火车上,他们一边欣赏着这儿的迷人风光,一边感受着这儿丰富的人文景观:那密布的层层梯田,传统的农耕方式,历尽沧桑的清代古寨,今古相映的山区民居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清代古桥,桫椤密布的马边河等。特别是外国游客看到了小火车时那种高兴劲,那种手舞足蹈的样子,不禁让人生发出许多的感慨:嗨,“工业革命的活化石”,一种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最后的蒸汽机”,人们还是对它怀有很深的眷恋的啊!……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聊天儿 2007-10-28 21:17
饮月居士 ,有空的话,建议你去旅游一下,感受一下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张火痴(未注册) 2007-11-2 20:05
欣赏,咋个只有一张哩。有人被火车吓得掉头就跑……哈哈
回复 聊天儿 2007-11-21 09:07
谢谢小摸..火痴,你竟来了??呵呵,不是只有一张,是用相册视频放了很多张照片哦..这个不是被吓得跑,而且拍了后再占据有利地形呀.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饮月居士(未注册) 2008-6-14 14:47
“坐在小火车上,他们一边欣赏着这儿的迷人风光,一边感受着这儿丰富的人文景观:那密布的层层梯田,传统的农耕方式,历尽沧桑的清代古寨,今古相映的山区民居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清代古桥,桫椤密布的马边河等。”像这样的景观,谁见了都会生发流连忘返的情怀。
遗憾,没去过。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