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距布尔津县150公里,“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始终保持着原始风貌,被誉为“人间净土”。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准噶尔盆地“千里戈壁”闻名中外,喀纳斯景区虽然地处准噶尔盆地北缘,和干旱荒漠连成一体,但它却森林密布,草场繁茂,体现出喀那斯景区生物地理群落的独特性,以及它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价值。喀纳斯生物组合奇异,生态系统独到,集冰川、冻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种自然景观于一地,既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江南山水之娇秀。
喀纳斯拥有众多的“唯一”: 亚洲唯一具有瑞士风光特色的自然景观、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的延伸带、中国唯一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中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中国唯一大陆性苔原地带……,正是这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蕴含着无比的神秘,令人遐想,吸引着众多游人前往探秘观光。
由于要翻几座山,及争取在景区呆的时间长些,9月21日,早晨7点过,我们便从布尔津县乘大巴前往喀纳斯景区。
路上拍的PP——
上午11点过,我们到达贾登峪。
“贾登峪”蒙古语意为“贾登的房子”。 传说贾登是一位神秘的猎人,狩猎技术超众,他常常趁夜深人静时将猎物放在那些老弱病残以及贫苦的牧人房前便悄然离去,坚持了50多年。后来,牧人们在一座高山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位已死去的白发白须老人,他身旁放着狩猎的用具,牧人们揣测这就是贾登。牧人们感念贾登的恩情,把他抬到深山里一个美丽肥沃的地方埋了起来,并在坟墓上为贾登盖了一间木头房子,每年都会在当年发现贾登的那个日子去贾登的木屋前祭祀。
贾登峪是喀纳斯的门户,是通往喀纳斯景区的交通关口,目前已建设成为喀纳斯旅游接待和管理的大本营,海拔1600米。
举目四望,建筑均按瑞士风格修建,独特别致——
公路上,一条横幅醒目地表明这里正在举办“第十届喀纳斯金秋国际摄影节”,看来,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心中一阵暗喜——
午餐后,便来到离贾登峪不远的景区入口处。在景区入口,乘景区观光车进入景区。在观光车上,景区讲解员介绍了各景点的概貌。景区在各景点设有观光车停靠站,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安排,自由上下。约50来分钟,车到了中转站。下车后,地接导游与我们宣布了规定:下午七点一刻,在景区入口集中,务必准时。尽管是自由行动,但一行40多人还是一拨一拨的自由组合分成了若干小组,便于相互照顾,开始了在景区游览——
来到河边,逆水流方向漫步而上,向充满神秘色彩的喀纳斯湖走去——
美丽的喀纳斯,我们来了!站在湖边,只见湖四周重峦叠嶂,雪峰耸峙,天高云淡,蓝天如洗,层林尽染,满目流金,深绿的山坡上透出一片片黄枝红叶相间、青山白雪相连的色块,湖畔的白桦、红松、冷杉等树木会以金黄、橙红、黛绿等交叉的色彩,烘托着山顶耀眼的雪白,加之喀纳斯湖随阳光而变化或碧绿或湛蓝色的湖面,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立体画,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犹如梦幻般的仙境,令人沉醉——
喀纳斯湖周围阿尔泰山脉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三国交界,是非常重要的边界地区。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从表面看上去不大,属于小型湖泊,但它的实际容量却多达53.8亿立方米,已经超过了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三个,即太湖(51.5亿立方米)、洪泽湖(26.6亿立方米)和巢湖(36亿立方米)。
关于喀纳斯湖的“水怪”。神秘莫测的喀纳斯“水怪”自上个世纪80年代“扬名”海内外之后,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了喜爱探秘的游客。许多游客不远万里慕名来到风景如画的喀纳斯湖希望一睹“水怪”的模样,但能看到的寥寥无几。对于“水怪”,有人认为就是“大红鱼”,即“哲罗鲑”,但究竟有没有、到底是什么,至今是个迷。
遥望观鱼亭——
它的价值并不在于亭子本身有多美,而在于它是惟一一个能驻足饱览喀纳斯美景的最佳平台。观鱼亭所处的海拔位置大约2030米,高出湖面660米。据导游讲,去观鱼亭至少要两三个小时,由于时间关系,只好作罢。
鸭泽湖
从观光车中转站坐车顺水流方向而下,不一会儿,边到了鸭泽湖景点。在喀纳斯河东岸河床中有一形如蝶状的小湖,湖周围是开阔平坦的沼泽草滩。在这块湿地上,据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禽鸟,但我们只看见十来只野鸭在水中捕食。鸭泽湖湖水与沼泽草地融为一体,风光优美。
神仙湾
神仙湾离鸭泽湖不远,约一公里,我们步行而去。这里,喀纳斯河河水将森林和草地切分成一块块似连似断的小岛,人称神仙湾。实际上是喀纳斯河在山涧低缓处形成了一片沼泽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河水流光溢彩、闪闪发光,乍看去仿佛无数珍珠撒落在水中。在早晨,这里常云雾缭绕、超凡脱俗、如梦如幻,如同仙境,因而得名。我们没这时间和运气,金秋的神仙湾色彩也十分丰富。
月亮湾
月亮湾是喀纳斯景区里的一大精品。从卧龙湾北上1公里便可欣赏到如诗如画的月亮湾。月亮湾夹在东西两山之间,河道随山势迂回,恰似一轮初升的弯月。在“湾月”之中巧有两座平坦的小岛格外引人注目,犹如两只巨型脚印。有一种传说是西海龙王当年在此降服河怪时留下的脚印;也有人说是大脚嫦娥在凡间找不到丈夫而被迫上天寻夫时不小心留下的足迹;还有人说这是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追击敌人箭步如飞时留下的脚印。众说纷纭,不禁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卧龙湾
这是一段因喀纳斯河长期冲刷河岸形成的宽阔河湾。河湾中心有一座小岛,从高处看,酷似一条翼龙静卧水中,卧龙湾以此得名。
来得这里,不同的植物群落层次分明,色彩各异,万木争辉,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画屏,使人目不暇接。我们在这里呆了近一个小时,直到河心小岛被对面大山的阴影遮盖,才不舍离去。
来到贾登峪住宿地,太阳西下,最后一抹阳光照射着大地。为了留住这些瞬间,差点误了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