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委婉动人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曲,流唱于大江南北,勾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到新疆、到吐鲁番观光游览。
9月17日,游览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后,我们便结束了在甘肃境内的游程,于晚上乘列车前往新疆吐鲁番。到达吐鲁番是早上7点过,由于要与“十四日游”的十多位成都游友会合,领队便安排我们在距吐鲁番客站不到100米的宾馆休息。等人的时间有七八个小时,自然要去街上转转。原想到吐鲁番城区去,经打听火车站位于大河沿镇,距离吐鲁番市区约60公里,只好作罢。
迷人的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它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的火焰山中,这是一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来到葡萄沟,只见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海洋;一幢幢土墙木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农家庭院上,独具特色。
这里栽种了无核白、红葡萄、马奶子、比夹干、喀什噶尔、黑葡萄和索索等近百种优质葡萄,其中产量最大、名声也最大的是无核白葡萄,它在国际市场上素有“中国的绿珍珠”的美称。
葡萄、哈密瓜等一般3元一公斤,游友买的哈密瓜最便宜的是5元一个,有五六斤重——
大河沿镇不大,来来往往的人却不少。到处都是瓜果摊、餐馆,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那些“馕店”。
第一次看见制作馕、第一次吃馕,感觉特别爽。这馕2元一个,有成都的4个锅盔大,吃起来香,嚼起来糅,筋丝好,绵扯扯的,练牙巴劲不错。在以后的旅途中,我们大都买上一两个,在路上用来充饥——
傍晚,我们进入吐鲁番市区,旅游大巴驾驶员主动停车登记,类似登记,北疆之行遇到N次,在四川这种情况是没有的——
19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葡萄沟,进入《葡萄沟民俗村》参观——
维族家大门——
荫房——当地维吾尔人称作“群结”,汉语叫作“荫房”,用来晾葡萄干的房子。
参观巴依豪宅——
阿凡提故居——
百岁老人——
到一维族家作客——
按维族规矩,先脱鞋,男士先上,年岁大的男长老坐中间,女士后上座。热情的维族主人端来了瓜果,招待大家。
名贵品种马奶子葡萄——
在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下,一边品尝着甜蜜的瓜果,一边欣赏着奔放的民族舞蹈,我们由衷地感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我们的心儿也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