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云南第一洞”的阿庐古洞,距昆明约176公里,位于红河州泸西县2.5公里处,景区范围1.5平方公里,又名泸源洞。阿庐古洞是一组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与石林景观相似,石林在地上,阿庐古洞则在地下,它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
“阿庐”是彝族语,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阿庐古洞是规模宏大的岩溶群,约成型于二亿年前,原曾是一片汪洋,后来地壳隆起,海水退位,形成了典型的岩溶景观。泸西境内素有9峰18洞之称,阿庐古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传说,在部落间的战争时期,阿庐部落的酋长率领将士们来到杨梅山下,一条宽阔的大海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偏偏追兵又逼来,他们边抵抗边派9员大将与18位少女星夜扎浮桥。已经架设了36座桥,只剩最后一座桥了,极度的劳累紧张使这9员大将与18位少女在最后的时刻终因支撑不住,纷纷落入海中。等到阿庐率部杀退追兵,来到海边时,9员大将和18位少女已在海水变干涸的地上化作了9座山峰和18个山洞。后来,阿庐部落没有离去,他们就在9峰18洞定居了,因而便有了“阿庐大洞”的名称。
据说洞有3公里长,分三个旱洞和一个水洞,即,庐源洞、玉柱洞、碧玉洞和玉笋河。另外,有颇具民族特色的洞外公园。
阿庐古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非常奇特美丽,惟妙惟肖,浑然天成,鬼斧神工,洞穴呈网络状发展,拐弯伸展如地下迷宫,不可思议。不仅组成了许多有趣传神的迷人景致,而且所拥有钟乳石的数量之多是别的溶洞无法比拟的,现为国家4A风景区。
三次入洞考察的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写道:“所入皆甚深,秉烛穿隘屡起屡伏,乳蛀纷错,不可穷诘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游览后给予很高赞誉,题字“天下奇观”。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女士观后盛赞“世上洞不少,奇数阿庐洞,洞中景景绝,天下第一洞”,并挥毫题词“奇山奇水奇洞奇观”。














碧玉洞中的“天造神物”——距地约5米高的洞壁之上,排列着“生命之源、生命之泉和生命之根”(各代表着男女性器官)惟妙惟肖,名列阿庐古洞四大自然奇观,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