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欢度泼水节

热度 1已有 1538 次阅读2009-11-29 20:24

 

 

      泼水节,是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节。傣族的泼水节最热闹,影响最大。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类似汉族的春节,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公历4月11号左右,为期三至四天,头两天为送旧,后两天为迎新。
       一般认为,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后被佛教所吸收,距今大约七百年,经缅甸,随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相传,西双版纳曾有一个混世魔王,为民除害。魔王的头颅,滚到那里,那里就起火,只有姑娘抱住它,才能熄灭。姑娘们轮流值班,一年换一次。每逢换班时,人们都给姑娘泼水,用以冲洗血迹,逢凶化吉,表演感激,并致敬意。魔王的头终于化为灰烬,除旧布新的泼水节也由此成为习俗。
       傣历新年,称为“宛麦”、“宛恼”和“麦帕雅晚玛”。“宛麦”是辞旧岁之日。泼水是傣历新年最古老、最富有情趣、最主要的有项活动,在“宛恼”这一天举行。人们先到佛寺浴佛后,才能相互泼水。开始泼水时,彬彬有礼,姑娘们提着一小桶掺有香水的凉水,用树枝蘸水向长者、来宾脖后轻轻泼洒,以表示祝福,这是礼节性的泼水。泼水进入高潮时,男女青年互相追逐泼水,满瓢、满盆的水,在追逐中泼向对方。“水花放,傣家狂”,泼水节成了狂欢的节日,平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少女,顿时活跃起来,不甘示弱的与小伙子展开对泼。水花在空中飞舞,传递着吉祥与祝福。

       泼水节,是傣族风情的集中展示的节日,是一个狂欢的节日,是参与性很强的节日。为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充分了解傣族的民俗风情,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傣族园开展了“天天欢度泼水节”的活动,邀请村寨里的青年和游客,参加泼水。
        11月15日下午约3点,一场最受游客欢迎的泼水狂欢开始。这时的成都,想必人们早已身着厚厚的冬衣,而傣族园的气温竟有二十好几度,加之湿度较大,稍动一下,浑身冒汗,此时泼水狂欢自然受到游客的青睐。泼水狂欢每天两场,下午3点5点左右举行。
 
 
傣族园泼水广场——

 


 

 

泼水广场,“哨多哩”(傣女)的时装秀——

 


 

 


 

 


 

 

担心相机被淋湿,花了30元(有盘水果)上了广场旁边的二楼贵宾席。下午两点过,随着主持人“欢迎来到傣族园”的话声中,泼水仪式开始。村寨里百多名傣族青年和换上傣族服装的游客随着大象的引导,绕场一周——

 


 

 


 

 


 

 


 

 


 

 


 

 

村寨的寨主主持祭水仪式,请求佛主带给子民风调雨顺……

 


 

 


 

 

“哨多哩”将取自澜沧江的圣洁之水缓缓倒入池中——

 


 

 

“哨多哩”向来自东北的一位游客脖后轻轻泼洒水,以表示祝福,这是礼节性的泼水——

 


 

 

 随即,泼水狂欢开始了——

 


 

 


 

 


 

 


 

 


 

 


 

 


 

 


 

 


 

 


 

 
 


 

 


 

 


 

 


 

 


 

 


 

 


 

 


 

 


 

 


 

 


 

 


 

 


 

——————————————————————END———————————————————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